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 注册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低至0.01元/日,租用如上高精准广告位!    有偿发布信息,永久获赠如上免费广告位(自用/出租)!】
《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
摘要:

喻阳,男,《新华文摘》总编辑,著名哲学家。

...

姓名: 喻阳

民族: 汉族

籍贯: 中国

学历: 大学学历

职业: 《新华文摘》总编辑

个人资料/履历

喻阳,男,《新华文摘》总编辑,著名哲学家。

个人介绍
与绍兴乡贤、著名革命文化老人胡愈之颇有渊源的《新华文摘》,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新华文摘》现任总编辑喻阳近日来绍,一则拜谒先辈,二则讲述心中的文章之道。“绍兴是文章盛地,人杰地灵,来绍兴办讲座是我的荣幸。”2011年11月3日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杂志第一刊”《新华文摘》总编辑、著名哲学家喻阳,登上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带来一场《人文社科文章赏鉴及〈新华文摘〉的选文取向》的讲座。

“对人文社科文章更多的是评价,对文艺作品才是赏鉴。但人文社科文章和文学作品也有相通的地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但是天下第一行书,也是千古美文的典范之作。绍兴著名文人蔡元培,其文章至今闪耀思想和创新的光芒……”越地越文,个人写作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文章的赏鉴,以及《新华文摘》的选文取向……喻阳侃侃而谈,挥洒自如。

妙文属于奢侈品
“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评论文章的文章,也就是文章学,历代都有。我也有我的文章之道——重在创新、贵在精致、妙在气韵。”在喻阳看来,人文社科文章(学术论文),其首要价值在于创新。“蔡元培先生的某些文章语言方面不是很精致,但创新性、思想性很强,所以很有价值。在创新的前提下,观点、方法和材料都要正确、可靠。”

“文章如何做到精致?我的体会是要简洁。像《古文观止》上的许多文章,我感觉已到了不可增减一字的地步。金庸后期的武侠小说看上去很厚很长,其实恰恰相反,他的文字相当精致,甚至也到了不可增减一字的程度。”

喻阳说,在简洁的前提下,一篇精致的文章还须在语法、逻辑和修辞方面没有问题。“现在刊登在权威杂志、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作者大都还是首席专家、权威学者,但在我看来,存在很多语法、逻辑、修辞方面的问题。此外,精致的文章还必须在标点符号、数字用法、注释体例等方面符合行文规范。而这方面的问题同样充斥大刊、名刊。”

在哲学家喻阳的审美中,“妙在气韵”是最难达到的境界。“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都有说过气韵,如‘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其实一篇好的文章是有很强节奏感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喻阳说,妙文属于奢侈品,能妙最好,不能妙,只要做到前两点,一样是好文章。

“在我读过的书里,古代的如《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近代的如梁启超的书,现代如钱锺书的《管锥篇》、《谈艺录》,当代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有很强的气韵。《史记》是了不起的史学著作,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其实是很有韵的。气韵涉及文风问题,现在中央提出的‘走转改’,也把文风看得很重要。

文章是简朴的好,还是华丽的好?钱锺书的许多文章是很华丽的。余秋雨的文章因为文辞华丽,更是备受争议,说好的人很多,批评他的人也很多。我是前几年才读了他的几篇作品,个人感觉写得很好,也很有气韵。”喻阳强调,文章能华丽是最好的,华丽不应成为被指责被批评的理由。

《新华文摘》的“口味”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说自己的文章上过很多核心刊物,但就是至今没有登上《新华文摘》。他同样很迷惑,《新华文摘》的刊登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在国内许多学者都以文章被《新华文摘》转摘为最高荣耀,甚至也成了许多地区考量学术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数地区都对登上《新华文摘》有奖励。一个老师如果登上这本刊物,其资格可以‘终身免检’。”喻阳这么一说,更是吊起大家的胃口。事实正是如此。

《新华文摘》创办于1979年,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范用。“范用为主创办了两个后来影响中国知识界的刊物,一个是《读书》,一个就是《新华文摘》。”喻阳表示,其实胡愈之是最早的提议者。“胡愈之是新中国首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他曾提议办一个文萃类杂志。后来范用创办《新华月报》(文摘版),很大程度上是为实现胡老的愿望。1981年正式更名为《新华文摘》,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至今。”

《新华文摘》的定位是大型政治性、理论性、综合性文摘期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等人文社科多数领域。虽然如此综合,但其选文却有独特的一贯标准。“跟一般学术刊物有很大不同的是,我们首先是主流杂志,我们要传达的是主流的声音,同时探讨的问题还要是前沿的、宏观的,有强烈问题取向的。”这位上任刚一年的《新华文摘》总编表示,“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再看文章的创新、精致和气韵,但大量文章早在前面环节就被删下来了。”

天赋绍兴好文章
在跟师生互动环节,有人向他提问:如何看待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跟上世纪80年代比,现在文学是不是真的衰落了?喻阳几乎没加思考,回答是“我认为白话文已相当成熟”。“但为什么优秀的文章好像不如以前多?这里可能有作者天赋和训练的问题,但很奇怪网络上的好文章很多。我甚至看过一篇炒股票的文章,也写得很好,读起来很精致,很有气韵。

还有一首长诗《脱衣舞女》,看题目感觉不雅,但写得很好。”喻阳表示,无论文言文多么优美,但白话文已是主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大势所在。

关于文学是否衰落,这位“整天跟文章打交道”的人持否定态度——“其实就总体而论,现在的文学创作比上世纪80年代大有进步。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跟现在是无法相比的,那时一篇小说出来,万人争睹,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喻阳1979年考上大学,“那时就是买一本《唐诗三百首》也要排队才能买到,100本200本上来,马上一抢而光,这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会这样?喻阳的结论是,当时刚“文革”结束,整个国家处于文化大饥渴,文学作品数量又少;现在信息太过丰富,可读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其实最近十年,中国的小说等文学创作是很精美的,创作水平是很高的,已远远超过上世纪80年代。”

讲座结束时,喻阳再次赞叹绍兴乃文章盛地。“除了王羲之,还比如在沈园留下足迹的陆游,他的诗词在他那个时代也是登峰造极的。近代的周氏兄弟,虽然文章风格不一样,但都是典范性的东西。一个地级城市,能有这么多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登峰造极的文章大家,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写好文章,绍兴可以更有信心。”

喻阳的建议是,当代绍兴人尤其青年一代,一方面要全面学习继承前人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扩大见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才能写出好文章。“好文章跟天赋很有关系,但绍兴很容易出有天赋的人。”
延展资料

【广

详情】

相关内容

问答
贴吧
评价
 发布者简介

【广告

详情】

【广

详情】

【广

情】

有偿反馈 , 有奖互动!

注册成会员,发布赚现钱

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见,建议,投诉,咨询,表达…

无需注册(会员请登录 提问 点评 发帖 图片

主题:

描述:

验证码:

【广告

详情】

【广告

详情】

您可能还需要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