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省自治区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南开数学研究所大数据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原南开数学研究所)成立于 1985 年,由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创建,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所长直至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于1986年在所内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是一座开放型的研究所,其目的是延揽中外数学家,促进中国纯粹和应用数学的发展,立足中国国内培养高层次数学人才。办所方针是“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自建所以来,通过承办大型的学术活动年,培养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中青年数学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大促进了中国纯粹和应用数学的发展,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同时,为了促进我国数学事业的全面发展,于2005年启动了“访问学者计划”,该计划为国内外来访学者提供适当的资助,每年还将特别保留一定的名额资助国内中西部及边远地区的数学研究者来所进行研究工作。自2008年11月开始,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启动了按年度开展的“学术活动征集计划”,旨在吸引更多活跃在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的国内外数学家参与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 

研究所拥有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精干研究团队,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4人(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2人。科研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分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辛几何、组合学、动力系统、算子代数、密码学、编码理论、信息论、数学物理、理论物理等。

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前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的持续资助,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机构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例如: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香港邵逸夫先生、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委员会、陈省身基金会等。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属机构有:理论物理研究室,数学图书馆,嘉园及陈省身故居与墓碑。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半导体所大数据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所区);三个院级实验室(中心)—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68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500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海外高端人才2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3个工程硕士培养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2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以人为本、创新跨越、唯真求实、和谐发展”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实验研究和测试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大数据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生教育肇始于1964年,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有权接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位之一,是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首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之一。

  现设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博士点,以及与博士点相应的硕士点。多年来,我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实行新模式学分制、建立多样化奖助学金制度、推行硕博连读及提前攻博培养方式,坚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输送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优秀人才近700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特别是在科研和新兴高技术行业。其中一些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已成为各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杰出青年或学术骨干,还有一部分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大量毕业生出国继续学习或工作,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享有良好的声誉。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拥有众多的化学和物理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导师47人,博士生导师38人,其中有许多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也有在化学、物理领域享有盛誉的资深院士。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这里读研究生,能得到大师点化,一流科学家真传。走进福建物构所,走近科学大师!

  福建物构所设立了“四个研究平台”、 “八个研究室”,建有测试中心、信息中心、及大量设施齐全、装备先进的科研现代化实验室;拥有总价值达8000多万元的世界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研究生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新落成的研究生公寓(7182多平方米),从建筑造型,到室内装饰都让人耳目一新,教职工餐厅、运动小区、活动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种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浓厚的学术气氛、优秀的学术队伍、幽雅的自然环境、出色的团队文化传递着福建物构所人的人本思想和科学探索精神,欢迎莘莘学子走进福建物构所,走进科学的殿堂,共创科技时代辉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近代物理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是根据1956年周总理指示设立的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1962年正式使用现名。 

  近代物理所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系统研究的基地型研究所。战略定位是建成国际一流的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技术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方向有: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放射生物学、核材料与工艺技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技术相关材料科学、粒子加速器研究等。 

  近代物理所先后建成了1.5米回旋加速器(SFC,“一五”大科学工程)、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SSC,“七五”大科学工程)、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九五”大科学工程)等大科学装置,在加速器研制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1991年8月,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依托近代物理所管理,面向国内外开放。 

  近代物理所还建有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甘肃省重离子束辐射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空间辐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重离子创新中心、中科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离子加速器及质量检验检测工程实验室等,拥有320kV高电荷态综合研究平台、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等重要科研设施及装置,在实验平台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代物理所年均总经费约10亿元,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各类科技项目约500项。截至2019年底,近代物理所有在职职工约90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岗位科技人员469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2人次,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57人次,甘肃省人才项目入选者18人次(领军人才15人,科技功臣1人,优秀专家2人)。近代物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核物理及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每年在学研究生超过400人。 

  60多年来,近代物理所引领我国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和加速器驱动核能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以新核素合成、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超导离子源、加速器驱动核能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了重离子治癌、辐照诱变育种等多项重离子辐照技术,实现了大型医疗设备重离子肿瘤治疗专用装置的国产化。截至2019年底,共有19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8项。主要科研成果先后7次入选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全国十大科技进展、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和全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重(轻)离子合成新核素及衰变性质、核结构和生成机制研究”入选建国60周年“创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新核素合成、冷却储存环(CSR)工程、加速器驱动系统(ADS)关键核心技术等成果入选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成果。 

  当前,研究所正在推进两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的建设。同时,近代物理所高度重视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的转移转化,积极寻求为地方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声学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学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岛的3个研究站,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14年以来,声学所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海洋创新院)依托单位,扎实推进建设工作,海洋创新院于2016年底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目前,声学所在北京设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单元;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东海研究站、在青岛建有北海研究站,在嘉兴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声学技术转移中心。

  声学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围绕未来5到10年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难题与系统集成瓶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取得创新性重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保持特色鲜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声学所打造成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国立专业研究机构。

  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9年12月11日,海洋创新院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声学所举行。会议听取了海洋创新院建设情况汇报,肯定了海洋创新院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会议指出海洋创新院带动了院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引领了国内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与会领导与代表围绕“十四五”重大突破与重点培育建议进行了研讨并对于海洋创新院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声学所拥有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职职工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2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7人。

  声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有物理学(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学科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560人,其中硕士生279人(含微电子学院学籍18人)、博士生281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3人,在所联合培养研究生21人。

  2019年,共有在研项目800余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院装备项目牵引下,成功搭建了高灵敏度动态光弹超声成像设备,研究成果填补了固体内部超声传播和散射声场精确定量观测的空白,灵敏度和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成功三维超声衍射信号成像装备平台,为开展超声精确检测与成像研究提供了试验手段。

  针对企业客服业务迅猛发展的需求,自主研发了智能语音能力平台和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帮助中移在线和中国电信建设智能客服语音能力平台,支持中移在线23个省上线智能语音分析应用,已在广发银行、宁波银行、苏宁电商、平安、河北高速等60余家客户上线智能客服系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九千万元。该系统显著改进了企业客服质量,大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和体验,降低了企业客服人力成本,助力了企业运营和市场营销,打造了全新的客服模式,显著提升了我国客服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在全国语音技术评测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在2019年第五届国际音频场景分类比赛获得第一名。

  2019年,共发表论文532篇,其中期刊论文278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54篇,SCI收录92篇,EI收录193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参与国际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申请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150项;通过PCT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专利授权231项,其中发明专利212项,国外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9项。

  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齐头并进促进成果产出并落地。2019年度与上海茂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宁波汇永昌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作成立了上海蓝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次以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方式授权8项智能语音技术领域软件著作权给上汽集团下属公司使用。同时,积极推动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组织工作,在所网开设专利转化专栏,向社会提供可转化专利技术。共签订各类技术合作、技术许可、技术服务等项目360余项。获“第九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先进团队”技术转移工作组织奖二等奖。

  2019年“智能语音能力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客服行业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基于微色谱的快速准确高灵敏气体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出访65批300余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和执行合作研究项目出访人次达到85%以上,涉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参加第178届美国声学学会年会、ICA 2019、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 国际会议、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第106次标准会议、国际海洋会议等。

  注重提升基础科研环境。2019年,科研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结构封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临海实验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声学所是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实验1”号科学考察船的法人单位,该科考船在2019年度完成了5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在航209天,安全航行2.5万余海里。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等学术机构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药物所大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8月,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所始终以寻找和研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新药物为重点,以天然产物为特色,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并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之路。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晶型、药物制剂、药物代谢、新药开发、安全评价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近年来着重依靠平台建设推重夯实自身实力,现建有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院校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同时拥有7家所属企业,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用生态循环。

药物所重视人才培养,现有职工500余名,其中三分之一具有高级职称,先后拥有五名两院院士,以及近百名国家各级专家及人才称号获得者。

药物所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已培养硕、博毕业生1800余名。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级重点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药学学科评估中名列榜首(A+),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建所六十年来,药物所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132项,其中以人工麝香、高三尖杉酯碱、联苯双酯、双环醇、丁苯酞、金水宝、艾瑞昔布、丹参多酚酸、桑枝总生物碱等为代表的原创新药22项。以药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30余项,其中国际及国家级奖项3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持有的有效专利1000余项,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400余项;共编写著作350余本。近年来,药物所加强基础研究,在cel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500余篇。

药物所主办学术期刊有《药学学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CCL,中国化学快报)、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JANPR,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APSB,药学学报英文刊),三本英文期刊均为SCI收录期刊。其中APSB是我国唯一被SCI收录的药学综合性期刊,首个影响因子6.014。《药学学报》是青蒿素诺贝尔奖获奖关键论文的发表期刊。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在国家持续推进“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平台建设中,药物所作为国家队肩挑重担,充分展现了新药创制的综合实力,以及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药物所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指引,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取健康福祉的初心,努力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原生化与细胞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成立于2015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建设及管理。2019年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获批国家事业单位法人。现任中心主任为刘小龙研究员。

  原生化与细胞所成立于2000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而成。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化大组”,后于1958年独立建所,名为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研究室”,1953年其他研究室独立建所,发生生理研究室沿用实验生物研究所名,直至1978年更名为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和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奋斗,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她的前身)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致力于生命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依托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三大研究集群,主要涵盖基因调控、RNA与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科学,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机理等五大研究领域。2019年,中心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61篇;IF≥10的代表性论文64篇,其中Nature 5篇、Cell 4篇、Nat Genet 1篇、Cancer Cell 1篇、Circulation 3篇、Immunity 2篇、Cell Stem Cell 2篇。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有10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一线研究及技术支撑人员近500人,在学研究生与博士后近700人。随着中科院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积极参与全球科技人才的竞争,广纳英才,走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兴所”之路,已建成一支以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67名研究组长中,有两院院士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目前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免疫学)博士等5个学位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现有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果蝇资源与技术平台、斑马鱼技术平台、细胞库/干细胞技术平台等技术支撑平台。中心正积极推进“基因组标签计划(GTP)”,已成功制备701个标签细胞系和163个标签小鼠品系,供国内外89个研究团队使用;积极拓展院地合作,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苏州研究院顺利起航,聚焦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建立我国细胞医药领域竞争与产业发展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科学学院,推动科教融合发展。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以“派出、来访”等交流形式为基础,推动实体的科研合作,增强中心国际学术影响力。中心积极承担国家或双边、多边国际合作项目,打造“王应睐讲座”和Cell Research Symposia等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稳步推进海峡两岸及东亚地区院所的长期交流,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挂靠单位,并主办Cell Research(2020年影响因子为20.507)、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Cell Discovery等英文学术期刊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生命的化学》等中文期刊。

  具有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正以严谨求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所训激励下,求索创新,勇于攀登,为学术的长期繁荣、科学的昌明和人类的未来努力奋斗!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