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省自治区查找实验室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季华实验室大数据

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担任首任理事长和主任。  

季华实验室选址于佛山市三龙湾科技城核心区域,位于广佛交界中心地区,距广东省政府13公里,距佛山市政府12公里。整体占地1000亩,其中科研用地24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业化基地760亩。首期5年建设期投入总经费不低于69亿元。

季华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以“顶天立地,全面开放,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建设原则,以打造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搭建一个国际高端的科研平台、沉淀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带动一方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为建设期主要任务。先期确定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六个学科方向,部署了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半导体技术与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新型显示装备、先进遥感装备、增材制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微纳制造等八个研究方向。

季华实验室将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核心人才为主导的强大科研队伍,取得一批“顶天立地”的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力争成为本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

山东大学的晶体材料研究始于1950年代末期,1964年成立了直属于高教部的晶体生长研究室,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最早建设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7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在教育部主持下,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低维材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实验室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与加强。目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为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科技成果辐射基地。实验室先后于1990年12月、1997年4月、2003年3月、2008年3月四次参加了由原国家计委、科技部委托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成绩均为优秀;2013获得免评一次,成绩为优秀,并得到了国家重点资助。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人工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组成、基团、结构和功能性质之间关系的探索研究;设计和制备新的功能材料;通过材料制备基本过程的研究,完善或改进现有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特性,不断制备更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开展功能晶体器件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研究,并逐步扩展与功能晶体相关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以功能晶体为核心点的材料科学领域新学科。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晶体物理性能及相关器件的研究;低维材料的制备及相关器件的研究;晶体生长过程和晶体基础理论研究等。

多年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紧紧围绕实验室的主要目标及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形成了以功能晶体制备及应用为中心内容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同时顺应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对这四个方向所包含的实质内涵进行充实、调整和拓展。

实验室自建立以来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实验室十分重视科技成果“需求牵引”的应用背景,有多种重要的功能晶体及其器件获得开发和应用。如大尺寸优质磷酸二氢钾(KDP)晶体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神光”工程系列装置上,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高亮度GaAs系列半导体发光管和激光器材料及芯片、碳化硅晶体、氧化锆纤维等均实现了产业化;一些新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宽禁带半导体等材料的生长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在光催化、发光材料、有机-无机复合光电材料等领域,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有多篇论文被国际主流期刊作为热点文章介绍。

实验室的创始人是已故著名晶体材料学家蒋民华院士。实验室目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5人。目前,有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着创新性的研究。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大数据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成立,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被批准开放,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面向量子调控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微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等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关键,以量子调控研究、人工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制备微米、亚微米、纳米尺度的新结构,揭示新的量子效应,发展量子调控科学,进而发展新一代的光电器件及其应用,以期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积累,促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凝聚各方资源,建设成为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拥有高层次实验研究平台和高素质的科学技术队伍、具有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科学、流动开放等特征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微结构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创新平台。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7位:冯端教授、龚昌德教授、都有为教授、邢定钰教授、祝世宁教授、王广厚教授、邹志刚教授;计划获得者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1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位,青年计划获得者18位。实验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我国微结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实验室第一篇关于界面生长机制的论文在Nature上发表,实现了实验室在国际上该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零的突破;随后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一批创新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3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反响。在连续6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其中2000年度为数理学科的第一名,2005年度经科技部批准予以免评。国际著名刊物《Nature》曾在一篇评述性文章中[ Vol. 389 (1997)113 ] 评价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以外)“已经接近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机构之一。

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微结构物理与带隙材料、关联电子体系、受限量子体系、软物质的微结构与功能、基于微结构的高新技术与应用等5个研究方向。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分别是:1. 周豪慎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二次锂空气电池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纳米材料的设计与调控”(2014-2018);2. 吴迪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磁电功能氧化物界面的量子调控和原型器件研究”(2015-2019);3. 缪峰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年)“多重非常规外场耦合下二维材料的物性调控与器件研究”(2015-2019);4. 朱嘉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年973)“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热传导的机理及调控”(2015- 2019);5. 刘晓平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年973)“硅基微结构材料的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效应及中红外探测的研究”(2015-2019);6. 闻海虎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和非常规机理研究”(2016-2021);7. 于扬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导量子芯片中多比特相干操控及可扩展量子模拟”(2016-2021);8. 陆延青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人工微结构中的量子、类量子效应及功能集成光子芯片”(2017-2022);9. 王伯根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拓扑磁性结构及其异质结的物性与器件研究”(2017-2022);10. 王敦辉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性能稀土磁制冷材料研究”(2017-2022);11. 何程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人工微结构中的光/声拓扑性质研究”(2017-2022);12. 张翼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维拓扑量子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器件探索”(2018-2023)。2002至今,实验室成员获得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2006年度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的中心,以各种模式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实验室作为国家量子调控研究的基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目前已经启动了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联合十余个相关领域实验室成立了“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固体微结构网上联合实验室”,召开“微结构科学技术钟山系列研讨会”等,加强交流与联合共同承担国家项目。

实验室现有实验室用房近20000平方米;拥有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微加工系统、电子束曝光微加工系统、低温自旋分辨扫描隧道显微系统、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超导量子干涉测量仪、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50余套,仪器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实验室下辖微加工中心、纳米加工与表征技术中心及实验室直接领导的实验技术队伍,集中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的配套设施还包括南京大学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及物理系的制备液氦、液氮的低温车间等。其中,微加工中心是一个微纳加工公共技术平台,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以满足微纳米尺度基础和应用研究要求为己任,服务于校内外众多课题组。微加工中心为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材料和电子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集工艺加工-器件测试于一体的微纳米尺度加工服务,具备了开发微纳电子器件、微纳光电子器件等的基础。微加工中心现拥有万级、千级和百级共计近1000平方米超净实验室;装备有国内外同领域先进的薄膜沉积、光刻、刻蚀和测试设备约五十多套。微加工中心由邱凯老师负责实验室运行,配置技术保障人员十一人。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在今后五年到十年内,围绕微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以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等为重要研究方向,通过人工微结构设计和制备 (Top-down) 和材料自组装 (Bottom-up)两种方式,研究从微米、亚微米、纳米尺度乃至分子层次的新结构,揭示新的量子效应、发展量子调控科学,进而发现和研制新一代的光电器件及其应用。在研究内容上选择具有良好积累、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重要问题,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积累,促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国际战略竞争中抢占核心技术的制高点。特别关注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江苏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对科技的需求,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成果,争取微结构材料科学、量子调控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在若干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微结构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创新平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78年由唐敖庆院士创建的“吉林大学结构化学研究室”,199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2001年更名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申请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验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段雪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孙俊奇教授。 

   实验室结合国家需求和现有条件,定位于基础研究, 研究成果向高新技术辐射。围绕超分子化学发展方向和趋势,实验室侧重在合成新的组装材料,发展新的组装方法。实验室从复杂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入手,开发超分子组装体的光电和生物功能,注重自组装和自组装过程的研究,确立了“超分子组装过程与机制”、“超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生物与医用超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超分子材料”和“超分子识别与传感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作为国家级创新研究平台,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取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项,并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引智基地。近五年实验室发表论文1402篇,授权专利131项(含美国专利2项)。

实验室依托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汇聚了一批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现有固定人员85人,其中研究人员70人,技术人员11人,管理人员4人。研究队伍中包括中科院院士3名(含双聘院士2名),特聘领军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入选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名。

实验室拥有10000平方米的实验基地和总价值2.13亿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包括完整的谱学表征、表面测量及成像、器件制备成套设备、电及热测量装置,500 MHz 核磁共振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单晶衍射仪、透射电镜、紫外光电子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冷冻电镜、飞秒超快光谱系统、相干反斯托克斯散射成像系统等,已具备的良好运行条件,促进了实验室以开放课题等形式对国内外开放。

现有4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在室内工作。将继续努力以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高起点超分子化学研究人才和带头人,使实验室成为重要的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数据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1997年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2000年又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双文明先进集体”。实验室在1992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连续四次在国家组织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研究方向为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和防护材料及减摩与抗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摩擦学理论及摩擦化学;(2)特殊工况摩擦学;(3)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4)高性能润滑防护材料。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96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33人,固定人员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与国外10多个研究单位和国内3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实验室招收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的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接受该领域的博士后及访问学者。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坚持“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应用研究立足国家需求”的方针,以“创建一流科研环境,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为目标,努力建设在国际摩擦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能为国家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