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

2012年,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继而成立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是面向校内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科研机构。

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Model Animal, Wuhan University, IMA),以临床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靶点开发、新药创制以及模式动物研发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及相关的肝脏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问题,以多学科综合交叉、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为特色,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化发展。研究所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心,拥有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生物学、基因编辑研发、动物模型研发、动物管理、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试剂研发、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与生物材料研发、兽医临床质量检测、仪器管理、资源库等十四大研究平台。研究所目前拥有近3000品系转基因、基因敲除动物,自成立以来为国内外1000余家科研院所及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了模式动物相关服务,为国内外生命科学、医学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研究所采用国际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学研究队伍,截至2019年3月,研究所科研人员达250余人:教授团队7人,助理研究员及博士后4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

研究所李红良教授,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已在Nat Med.、PNAS、 Circulation、 Hepatology、J Hepatol、 Nat Commun.、Circ Res.、Annual Review Pathology 和 Physiology Review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200多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50余项;共承担包括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97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自主或合作研发基因工程大、小鼠品系近3000个,建立40余种标准化疾病动物模型,近三年为国内外500余家实验室的1000多位科学家提供模式动物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科学研究和平台服务为两翼,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设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平台、动物影像学检测平台、转化医学平台、动物模型构建平台、动物饲养等高水平研究平台,以科学研究引领平台发展,用平台服务夯实发展基础,将我们机构整体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知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原为机械工业部直属大型骨干研究所,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17年11月,进行公司制改制为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经过60余年的发展,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已成为表面处理工艺、材料、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表面覆盖层性能测试、产品质量检测,表面保护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占地130亩,其中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80亩。拥有一批表面工程领域的精英人才,其中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80余人,享受各级政府津贴专家15人。具有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权。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设有电沉积、化学沉积、等离子体表面技术、涂料涂装、防锈封装、表面化学转化、化学热处理、热喷涂(焊)、激光表面改性、缓蚀技术、摩擦磨损、环境腐蚀及表面保护工程等专业,从事表面工程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生产、性能与质量检测及防腐蚀工程设计与施工。先后承担一大批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科技部“973”、“863”计划及国防军工科研项目等。建所以来,已取得科技成果600多项,大部分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得到市场推广应用,并获得各级政府奖励和国家专利。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是表面工程行业的骨干单位,目前挂靠(驻所)在本所的创新平台和行业组织有: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产品(特种表面保护材料)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国家电镀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机械工业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表面覆盖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委员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转化膜专业委员会、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湖北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等。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具有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愿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将成为引领中国表面工程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之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中国语言文字网是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领导下,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承办的网站。网站宗旨是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服务社会语文生活,引导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国民语文素养,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1985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通知说,为了加强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仍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并做好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仍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

1988年12月10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三定”方案》,明确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拟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语言文字标准,发布语言文字管理办法,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1994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三定”方案规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副部级)。

1998年机构改革,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牌子。

主要职责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职责: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

主要内容

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机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语文工作、学术交流、语文史话、中文信息处理、远程教育、服务窗、百家争鸣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简称电子六所,又名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的重点科研院所之一,建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骨干单位。曾研制出具有极高商誉的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B,第一套汉字操作系统CCDOS和第一套分布式控制系统、第一套火电站/核电站监控系统,2016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套全国产PLC产品并通过成果鉴定,填补国内空白。电子六所业务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电子六所隶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集团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务院认定的以网信产业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核心业务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截止2019年年底,集团公司拥有24家二级企业,控股13家上市公司,员工18万余人。

电子六所现有13家全资、控股企业(包含三级企业),员工2000余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博士近百人;拥有高新电子科研生产、工控安全领域多项资质证书;始终坚守科研院所本质,围绕主业,创新管理,下属企业及研发中心遍及北京、沈阳、石家庄、烟台、深圳等多个省市,形成以北京为研发中心,辐射京外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基地的全国产业布局。

近年来,按照集团公司“致力于打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的总体部署和高质量“全方位、超常规”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电子六所聚焦自主安全、网络安全、工控安全产品等领域,以安全为基石,走融合式发展的道路,形成以工控安全为引领,以网络安全业务为核心,以产业孵化为支撑的战略布局。

新的历史时期,电子六所将继续弘扬“拼搏 奋起 创新 发展”的新六所精神,真抓实干、勇于变革,为打造网信核心竞争力、建设网络强国而奋斗!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简称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南京土壤研究所紧密围绕中国科学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聚焦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土壤资源与信息、土壤地力与保育、土壤环境与修复、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生物与生态等为核心研究领域,全面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率先开展“四类机构”改革,以优秀的成绩圆满完成了特色所试点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实现创新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一流科研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京土壤研究所现有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耕地保育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究平台;设有土壤资源与信息、土壤地力与保育、土壤环境与修复、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生物与生态等5个研究部以及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土壤物理与盐渍土、土壤生物与生化、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等研究单元;还拥有土壤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土壤分中心)、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湖北秭归实验站。此外,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和亚洲最大的土壤标本馆;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

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推动并参与实施了国家在土壤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重大科技计划。截至目前,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863”重大项目1项,“863”重点项目12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公益性行业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课题6项,基金重点项目19项,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1项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充分体现了我所在土壤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和整体竞争实力。近5年来,累计获得18项各级科技进步奖,发表SCI论文1500多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90多项。

截至2018年底,南京土壤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306人。其中科技人员223人、科技支撑人员5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

南京土壤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等11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土壤研究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与英国洛桑试验站、苏格兰作物科学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Melbourn大学、Griffith 大学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2018年通过竞争成功获得第23届世界土壤学大会举办权。作为全球数字土壤制图计划亚洲中心、国际氮素行动计划东亚中心、全球土壤伙伴计划亚洲中心、全球土壤修复网络亚洲中心,代表中国在国际土壤学组织以及重大科研行动计划中持续发挥了主导作用。

南京土壤研究所是中国土壤学会、江苏省土壤学会和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主办Pedosphere、《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学术期刊,其中Pedosphere是我国唯一的土壤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且被收录为SCI源刊。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南京市,新所区占地近2000亩,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以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十四所前身为创建于1946年的“中华民国国防部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1949年4月起义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先后直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部十院、第四机械工业部十院、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2002年起归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19年6月,中国电科十四所与二十三所共同组建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
       十四所作为国家国防电子信息行业的骨干研究所,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高科技优势,服务国家安全,在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一体化业务中具有领先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工程、奥运安保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承担关键任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十四所在为国防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坚持走军民复合式发展、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依托军工科研优势,十四所在现代物流、城轨交通、无线通信、民用雷达、软件与集成电路等民用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覆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集团化研究所。
       在70余年的自主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现有5000余名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30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余名。建所以来形成的自立自强、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作风,以及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流的创新条件,使十四所取得了国家级成果奖60余项,部、省级成果奖340余项,一批项目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放眼世界电子信息工程的前沿,掷身于群雄角逐的国际市场,在党和国家一如既往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寄予的莫大期望的当今十四所人,正以尽责创新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为把十四所建成创新型国际一流电子信息企业集团而努力奋斗。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所的组建基础是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土木建筑研究室。研究所于1952年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始筹建,1954年11月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1963年5月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70年7月起研究所接受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1984年4月研究所正式划归国家地震局并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1998年4月研究所随着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而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刘恢先院士担任研究所首任所长,接着胡聿贤院士、谢君斐研究员、谢礼立院士、冯启民研究员、齐霄斋研究员、王自法研究员、孙柏涛研究员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是李山有二级研究员。

      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地震工程研究的科技机构,现为国内唯一以地震工程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公益性科研院所。现有研究方向包括:强震动观测及其应用、工程地震学、建筑工程抗震、生命线地震工程、岩土地震工程、防震减灾理论与对策、地震工程试验技术、地震与工程振动测量技术等。研究所是国家的“地震工程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设有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关键技术黑龙江省“头雁”团队,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模拟与评估、地震预警与工程紧急处置、岩土工程灾害风险分析与防治、工程抗震防灾韧性等4个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所设有地震预警与工程紧急处置、地震作用与地震区划、工程抗震防灾韧性、工程抗震与城市减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韧性城乡防灾、岩土工程灾害风险分析与防治等6个所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地震工程基础研究中心、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科技杂志社等科技部门。设有所务办公室、科技发展部、人才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党群工作办公室、纪检室、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北京园区管理办公室以及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等管理服务部门。

      研究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现有院士4人(含兼职2人)、研究员29人(含二级研究员6人)、副高级职称专家80余人;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人,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3人,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各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研究所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力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120人、博士后若干。

      研究所建有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地震模拟振动台阵、伪动力试验设施、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超低频振动计量标准装置、土动力试验装置、多功能静力触探车等构成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震工程综合试验系统。

      近年来,研究所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在性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地震风险评估与区划、地震砂土液化等诸多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科研成果,2015年和2016年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19年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研究所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59年),主持编写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中国地震烈度表》等20余部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参与编写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40余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出版了《唐山大地震震害》《地震工程学》《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与设计地震动》《工程波动理论导论》《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震工程学》等数十部学术专著;编辑出版《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世界地震工程》等3本中文核心期刊,以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SCI和EI双检索英文期刊。

      研究所是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地震破坏调查与烈度评定、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以及强震动观测的技术牵头单位。牵头承担汶川、芦山、玉树、九寨沟等破坏性地震的烈度评定与工程震害科学考察,牵头组织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韧性城乡”科学计划,主力支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研究所是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地震工程学会的挂靠单位,联合发起和主办全国地震工程学术大会,承办了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科技机构有长期和广泛的科技合作,享有很高的国际学术声誉。研究所专家不间断地担任国际地震工程协会中国国家代表,并多次当选为理事、执行理事或副理事长。

      研究所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防震减灾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机构。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