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云南省普洱茶协会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 “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叶科研机构,到1958年止,全省茶园面积达到了46.6万亩,产茶18万担,但是发展的好势头被大跃进打乱了,因追求高指标,瞎指挥,强采重摘,茶树大受摧残,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云南茶仍只有19万担。十年动乱期间,茶叶发展缓慢,文革结束的1976年,面积到了127万亩,而产量仅有32万担。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茶园面积达240万亩,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普洱茶也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普洱茶产地

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稀有种。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目前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随着云南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洱茶的著名的茶山和寨子:景谷、易武、攸乐、布朗、班章、南糯、勐宋、景迈、邦崴、千家寨、镇沅、无量山、勐库。

普洱茶被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5月13日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

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成立于2003年12月8日,是由从事祁门红茶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学、监督、管理的法人和自然人自愿结成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协会接受祁门县民政局、祁门县农委及祁红产业发展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会以服务祁红产业发展为宗旨,已聘请了安徽省农科院、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县人大、县政协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担任高级顾问,更好地在政策和行业的发展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和支持,协会还特邀一批热爱祁门红茶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组成专家顾问团,为推动祁门红茶科技创新,繁荣茶经济,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 
      协会现有会员252个,其中个人会员125人,企业团体会员127个。 第七届协会会长:王昶;副会长:廖万有、童其超、王文彬、胡军辉、呂彦志、汪腊梅、朱奇志、王克富、卢勇辉、许小辉;理事:37人;协会设有监事会,监事长:谷丽华。协会内设办公室、科技部、维权部、市场招商部、金融服务部、生产安全部、媒体宣传部、电商部及继续服务部等机构。建立协会网站和协会公众号,为广大会员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肉类协会

中国肉类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肉类产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地方社团及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全国行业组织,是1992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登记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2014年被世界肉类组织推选为副主席单位。
本协会的业务范围是:
(一)参与行业管理。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法令,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协同政府创造和维护肉类行业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反映行业诉求。组织开展有关肉类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及时向国家机关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三)组织行业交流。努 力扩大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经济、贸易、技术、管理和信息交流,办好全国性、国际性肉类食品、肉类加工设备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信息发布会、专题研讨会 和经验交流会。代表本行业参加国际组织及有关会议。组织协会成员单位出国学习、培训和考察交流,邀请和接待国外同行来访,促进中国肉类行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四)提供行业服务。收 集整理本行业国内外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搞好市场预测;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人才培训、协作攻关、成果鉴定、技术推广、媒体宣传等各项 服务;努力办好协会相关的网站、刊物、年鉴的整理出版,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五)协调行业关系。积极推动制度建设,把行业利益诉求和矛盾调处纳入制度化轨道,提高统筹协调行业内外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相关矛盾的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六)维护会员权益。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维权服务,依法保障会员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提高会员享受经济、文化、社会权益的水平,在反倾销反垄断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行业和会员权益方面发挥作用。
(七)加强协会建设。动员和组织会员依据章程管理行业的公共事务和相关事业,协调指导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及地方同业协会的工作,提高协会参与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八)促进行业发展。努力促进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社会福利等行业内公益事业的发展,增强行业凝聚力。
(九)保障肉食安全。促进行业健全和完善肉类禽蛋食品质量安全的持续保障体系,建立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肉类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十)创造社会文明。增强全行业的创造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行业内广大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把创新精神贯穿到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

点击量(625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是在福建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的联系海峡两岸的茶业社团组织,为海峡两岸地区有关茶产业、茶文化的法人和自然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经民政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于2011年9月25日正式成立。国家农业部为协会主管部门。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前身是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成立于2008年10月,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作为一个国家级协会,整合了福建省省级茶业行业中介组织,协会充分发扬福建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优势,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努力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繁荣,茶社会的和谐,全面促进海峡两岸及福建与全国各产区茶产业、茶科技、茶贸易、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始终坚持服务宗旨,调研茶叶产销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协助政府组织筹备、举办大型茶事活动;倡议茶叶行业自律,维护福建茶叶和茶企的信誉;推介福建名茶、名企,推行茶叶品牌战略;挖掘闽茶文化,宣传闽茶文化;开展闽台交流合作,两岸茶业共同发展;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协会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和全体会员的信赖。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在国家农业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海西、着眼两岸、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广结茶缘、不断推进两岸茶业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广空间迈进,为各级政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茶农、茶企、茶人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海峡两岸以及国际茶业合作交流,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和茶文化繁荣。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成立之时,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为祝贺协会成立题写了会标牌匾,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等给大会发来了贺信、贺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出席成立大会,宣布协会成立并为协会揭牌。

点击量(337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是由焙烤食品、糖制食品、冷冻食品、冷冻饮品、方便食品等行业的生产企业、相关食品机械及原辅材料等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本团体的宗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集行业之力,办行业之事,为行业服务,促行业发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的全局利益,促进全行业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全行业健康地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民政部批准,本团体的业务范围是:
     (一)按党和国家政策,对行业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政府提出有关改革、发展、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政策、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打击走私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工作;
     (二)受政府部门委托,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和计划,对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意见;
     (三)推动行业内外多种形式的联合,协调行业内部企业间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技术合作和竞争中的问题,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根据授权进行行业统计,做好信息交流和发布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办好协会刊物和网站。强化国际交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进行业健康发展;
     (五)采取多种形式为会员单位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其科技、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
     (六)发展与国外相关组织的联系,代表行业参加有关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开展国内外与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相关的合作、交流,接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展览展销活动;
     (七)经政府部门授权,组织或参与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业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与本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等的制修订工作;
     (八)经政府部门委托,开展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制定行规行约,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并组织实施,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
     (九)反映会员要求,组织发展行业公益事业,承担政府及会员单位委托的其它工作;
     (十)按照规定,经批准开展行业内评比、评选、表彰等活动;
     (十一)开展有益于会员的其它活动。

点击量(339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称中国食协,英文名称China National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缩写为CNFIA。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1年10月29日成立的全国食品工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主要职能和任务综合为: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多年来,中国食协密切联系食品工业企业,在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其日常执行机构为理事会。2010年9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食协第六届理事会。
  
  历史沿革
  1981年,为改善食品工业管理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加工技术落后、技术装备差、发展缓慢、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状况,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牵头,召集农业、轻工、商业、粮食、农垦、外贸、供销、水产、医药、公安和总后勤部等部委协调成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食协)。按照国务院指示,中国食协承担“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全国食品工业职能,重点解决食品行业管理分散问题。农业部副部长杜子端担任首届中国食协会长,有关部委和食品工业大省相关负责同志共16人任中国食协副会长,中国食协秘书处(工作机构)设在国家经委,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食品工业协会。

  在此基础上,国家经委于1984年2月成立“国家经委食品工业办公室”,与中国食协为同一机构,明确了“加强行业管理,搞好统筹、规划、协调,提出政策、法规、标准的建议,搞好食品卫生、质量检查、科学技术”等职能。

  1991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的职能”。

  200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授予四个行业协会行业统计职能的通知》,明确中国食协“承担本行业的统计职能”。

  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职能确定为:协助政府在食品工业领域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推动科技发展与应用,约束行业行为,帮助企业成长,推动全民营养,发展公益事业,推动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
  (一)履行统筹、规划职能
  中国食协发挥专家队伍优势,研究分析食品安全、行业发展和产业安全问题,提出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食品门类、拓宽生产领域等一系列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成立30年来,中国食协向国务院有关部委提交了“六五”到“十二五”各个时期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划建议,完成了《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建议》等区域性发展建议和《2006~2016年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纲要建议》等专门性发展建议和食品工业各行业发展规划建议,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布运行信息,引导行业发展
  中国食协在做好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定期发布制度。自2011年以来,定期发布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并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预测走势,提出预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推动食品工业科技进步
  中国食协努力通过争取国家经委等有关部门安排科技专项拨款与低息贴息贷款,支持骨干企业解决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引进关键技术、先进设备所需资金;通过组织交流、培训、论证、讲座和表彰等方式,推动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对提高我国食品骨干企业整体科研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推动食品工业特色园区发展
  中国食协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地方发展食品工业的优劣条件,总结食品工业发达地方的先进经验,与地方政府经济共建合作,通过培育建设“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特色食品工业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动全国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努力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国食协受国家经委委托,承担食品工业产品国家质量奖评选工作,中国食协设立专门机构,建立起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茶叶、调味品、肉禽蛋制品、糖果巧克力、饮料、粮油副食品、乳制品等行业的食品感官品评专家评委队伍,制订相关标准,成立了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圆满完成了第四届、第五届食品产品国家质量奖评选,对促进食品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和促进食品企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内外食品工业质量管理要求和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食协及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全行业大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效益型性企业和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模式,通过交流、培训、评选等方式,总结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六)参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中国食协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过程中,中国食协多次召集食品骨干企业、食品行业专家对法规草案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先后多次向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食品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得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门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以后,中国食协在卫生部支持下,承担了食品基础标准清理相关准备工作,收集整理我国现行食品标准文本,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后,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和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提出加快清理整合部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建议,并主动承担了《食品标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重要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参与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复合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和规定》、《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复合食品添加剂标准》等重要标准的制定工作。

  中国食协还组织力量对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配合有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完善监管制度。

  (七)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多年来,中国食协注重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协调作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在工信部支持下,中国食协作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部门联席会议成员,起草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工作规则(试行)》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程序(试行)》;参与了乳制品、肉类、葡萄酒、调味品、罐头、饮料等行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实施指南》编写。

  2005年起,中国食协先后颁布实施《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葡萄酒A级产品管理规定》,在相关行业开展白酒纯粮固态标志和葡萄酒A级产品标志认定,推动企业继承和发展传统酿造技艺,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工艺技术,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2000年起,中国食协制定行业技术规则,开展糖果工艺师、坚果炒货工艺师的培训考核,选拔行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规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点击量(503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CNHFA)成立于2015年9月,是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民政部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由来自国内外领先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科研院所和检验机构等120家单位共同发起组成。

CNHFA的使命是:代表会员的共同利益,维护政府、公众、行业的健康和谐,让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受益。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Food Association, CNHFA)旨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会员共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专注于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业全国性社会团体,通过提供指导、咨询、信息等服务,更好地为政府、企业、行业提供智力支撑,从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协会要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会要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制定,反映会员诉求,充分发挥好企业、监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法规普及、产品研发、行业自律、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要牢固树立尚德守法的价值观,不断增强尚德守法自觉性,发挥协会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督促企业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进一步严格协会纪律,监督落实问题会员单位整改,坚决开除屡次违法违规的会员企业。三是协会要开展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引导健康消费理念。要加大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企业发展与产品宣传,倡导科学理性消费。协会应当加强同食品、药品协会组织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为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协调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点击量(552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