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企事业单位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31)创始于1984年,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我司在境内20多座城市以及香港、欧洲设立分支机构,控股贝尔高林(香港)、对接欧洲等境外国际化资源,构建“生态环境(ECO- ENVIRONMENT)”与“生态城镇(ECO-TOWN)”双引擎业务平台,助力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环境业务领域,棕榈股份专注生态人居环境三十年,以优良服务与卓越品质享誉业界,为客户提供生态环境所需的设计、工程以及苗木资材等全产业链服务,累计在全国100多座城市、完成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各类园林作品2000多项,引领行业从传统园林景观服务商升级为综合型环境运营商。

   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受益于国家“十三五”规划,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政策”为主题的生态城镇业务迎来“黄金时期”。

   2014年,公司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提出生态城镇(ECO-TOWN)发展战略,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态城镇运营商”作为企业在全新历史时期转型升级的长远战略目标。

   在生态城镇业务领域,棕榈股份立足生态环境之根基,整合国内外资源,2015年先后在湖南长沙、贵州贵阳两地展开生态城镇模式输出的探索与践行,并在现有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标杆效应,依托政府合作资源,以PPP/EPC为抓手,开始在上海金山、湖南醴陵、海南海口以及浙江湖州探索生态城镇运营模式输出业务,同时,加快产业内容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导入,推动生态城镇产业链从传统建设端向运营、内容端延伸,打造集“建设”、“运营”、“内容”三位一体的“三驾马车”业务模式,加大加快生态城镇产业全国业务布局,未来在广西桂林(阳朔)、广东梅州等地,将继续有生态城镇项目落地。

   目前,我司业已构建生态城镇标准体系商业模式,并将为中国更多的城市(镇)提供绿色、集约、民生、循环、低碳、智慧的创新型城镇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态城镇运营商。

   棕榈股份始终关注企业与客户、股东、员工等价值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身体力行地倡导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率先成立业内首个非公募公益基金会,推动企业、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做一家真正受人尊敬的百年企业。

湘潭市人民政府 官网

湘潭市政府网
湘潭市人民政府是湘潭市的行政管理机关,其政府办公地址在湘潭市芙蓉路市政府大楼。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成员,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5个县市区,拥有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园区和湘潭综合保税区。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区位交通优越。踞于湘江腹地,在地理上承东启西、通南达北、通江达海,是湖南融入长三角、泛珠三角的前沿重镇,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之一。水陆交通发达,距黄花国际机场只有半小时车程;三千吨级货轮可通江达海;京广、湘黔、武广等铁路大动脉穿境而过,沪昆高铁湘潭站、韶山站投入运行,湘潭去年迈入了“高铁时代”,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段即将建成;域内高速公路达到7条,107、320国道通达所有县(市)区,近年又建成覆盖城乡、总里程达210多公里的5条干线公路,是全国地级市中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人文景观独特。拥有14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为湖南重镇,明清时期即有“金湘潭”、“小南京”等美誉,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国学大师”王闿运等都是湘潭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以及我党早期领导人罗亦农、著名将领黄公略、解放军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这里还是湖湘文化发祥地,人文鼎盛,山川形胜。以韶山为中心的40平方公里范围内相继出了14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如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黎锦晖、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主席吕骥等都生于斯、长于斯。韶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彭德怀纪念馆、东山书院旅游区等6家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昭山之“山市晴岚”为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水府庙库区被誉为“人间瑶池”,其“水府醉月”是“新潇湘八景”之一。
产业体系完备。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早在“一五”、“二五”时期,就是全国重点建设的23个工业城市之一,湘钢、湘机、江麓、江南等中央、省属企业相对集中布局我市,华菱湘钢是全国500强企业,湘潭电机被誉为全国“电工产品的摇篮”。近几年来,经过加强产业引进和培育,步步高集团、吉利汽车、泰富重装等先后成长为百亿企业,中部国际商贸物流城、万达广场等已落户湘潭,湘潭业已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端服务业等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湘潭还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瘦肉型猪饲养基地和湘莲产业基地,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
科教实力雄厚。湘潭的大学比较集中、科研院所多、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内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12所;拥有的技术品牌、技术标准、科教资源、科技创新平台等,在省内仅次于长沙。湘潭大学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湖南科技大学的深海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勘探装备,湖南工程学院的生态纺织材料与染整,湘潭电机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大型船用推进电机,华菱线缆航天航空用超薄轻型高温导线、海洋工程平台专用特种高压电缆,泰富重装的海工装备、管带式输送机,威胜电气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及能效建模、船舶轴带无刷双馈发电机等,都是国际国内领先、产业化前景很好的先进技术。另外,湘潭还有13家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3.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居全省第二;规模工业增加值876.1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1805.4亿元,增长20.1%,增速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173.9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6亿元,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237元和15347元,增长8%和8.9%。
立足“十二五”打下的良好基础,未来五年,湘潭将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四个打造”,即: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打造智能制造谷、打造精美新城市、打造秀丽新农村、打造幸福新湘潭。
分享到:
来 源: 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


相关内容
走进湘潭市“三馆” 2016-02-22
岳塘消防大队走进湘潭医卫学院开展消防教育“进军训”活动 2015-09-30
“安全用药大讲坛”走进湘潭 2015-09-24
“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湘潭”在万楼录制 2015-09-14
“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湘潭”在万楼录制 2015-09-14
“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湘潭”在万楼录制 2015-09-14




市政府领导编辑
主要领导
市长:胡伟林
常务副市长:周放良[1]
副市长:杨亲鹏 刘键 刘建业 苏建全 杨广 陈忠红
秘书长:戴德清[2]
市长
胡伟林,男,1963年出生,湖南岳阳人,研究生文化,高级会计师,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入党。现任职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1992年任湖南省财政厅对外经济贸易处副处长;
1995年任湖南省财政厅对外经济贸易处处长;
2000年任湖南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处长;
2002年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2003年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09年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2011年12月任湘潭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
2011年12月任湘潭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2012年1月任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

湘潭市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编辑
【雨湖区】下辖城正街街道、平政路街道、云塘街道、雨湖街道、中山路街道、窑湾街道、广场街道、羊牯塘街道、响塘镇、响水街道、鹤岭镇、楠竹山镇、姜畲镇、长城乡、先锋街道、昭潭街道、万楼街道;
【岳塘区】下辖宝塔街道、中洲路街道、五里堆街道、书院路街道、东坪街道、社建村街道、建设路街道、岳塘街道、下摄司街道、滴水街道、双马街道、板塘街道、易家湾镇、昭山乡、霞城乡、荷塘乡;
【湘乡市】下辖新湘路街道、望春门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街道、龙洞镇、棋梓镇、潭市镇、白田镇、梅桥镇、泉塘镇、中沙镇、壶天镇、虞唐镇、翻江镇、栗山镇、月山镇、山枣镇、东郊乡、毛田镇、金田镇、育塅乡、金薮乡;
【韶山市】下辖清溪镇、银田镇、如意镇、韶山乡、永义乡、杨林乡、大坪乡;
【湘潭县】下辖易俗河镇、梅林桥镇、谭家山镇、中路铺镇、茶恩寺镇、河口镇、射埠镇、花石镇、青山桥镇、石鼓镇、云湖桥镇、石潭镇、杨嘉桥镇、白石镇、乌石镇、分水乡、排头乡、龙口乡、锦石乡。
人口编辑
人口概况
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7485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3‰。全市户籍人口为288829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1670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94517人,占14.35%;15-64岁人口为2049345人,占74.56%;65岁及以上人口为304690人,占11.0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4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01252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1347300人,占49.02%。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92下降为104。
民族
2000年“五普”结果显示,湘潭市辖域汉族居民占99.5%,少数民族12,382人。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有土家、苗、蒙古、侗、回、瑶、满、壮等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3,80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0.73%;苗族2,779人,占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2.44%,其余少数民族人口占46.83%,均在千人以下。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 政府机关

湘潭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湖南省长株潭核心增长极重要一员,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湘潭是底蕴深厚的人文圣地。拥有1400多年的置县建城历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文脉兴旺、人才辈出。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走向世界,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等将帅彪炳史册。近代以来,以韶山为中心的40平方公里范围内走出了14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晚清重臣曾国藩、“国学大师”王闿运、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等诸多名家都生于斯、长于斯,谱写了“半部近代史,湘潭人写就”的人文传奇。

湘潭是交通优越的融城核心。地处湖南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一带一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距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高铁3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5小时可达长三角地区,3000吨级货轮直通江海。近年来,通过全面启动“湘潭向北、西拓南延”发展战略,加速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芙蓉大道、潭州大道城际干道快速化改造将在2020年建成通车,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正在加速建设,湘潭正全面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

湘潭是物华天宝的丰饶沃土。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韶山、昭山、乌石等名山,有水网密布的湘江、涟水、涓水等水系,湘江在湘潭境内绕出了“千里湘江第一湾”,滋养了湘莲、稻米、生猪等特色物产。湘潭矿产丰富,已发现矿种38种,其中锰、海泡石等矿产储量居国省前列。湘潭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家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有超过64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来此体验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领略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

湘潭是基础雄厚的工业重地。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23个工业城市之一,域内布局有湘钢、湘电、江麓、江南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工业体系完备。近年来,按照“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以打造智造谷、汽车城、军工城和文创城“一谷三城”为方向,着力培育“1+4”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日进日新的良好态势。2019年,湘潭成立了17条优势产业链办公室,出台了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等务实有效的产业政策,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军工城建设纳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建设计划。

湘潭是资源丰富的科教重镇。湘潭是湖南第二科教中心,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17万多在校大学生,16家国家级技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17家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名在潭工作的两院院士,11万各类科技人才。2019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入选省小巨人企业19家,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5%,各项重点创新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湘潭有各类产业工人20余万,职业院校31所,每年输送职业技能人才2.5万,是重要的产业人才基地。

湘潭是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引进内资增长19.2%,利用外资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8%,各项重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特别是规模工业增加值、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研发投入强度等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均全省前三,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在国务院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湘潭有2项工作获得表彰。


汉中市人民政府 官网

汉中市政府网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天府之国”说的是这里,“西北小江南”说的是这里,“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说的也是这里。这里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等,无不在用事实告诉你——汉中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市域宁强。公元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的安康设汉中郡(辖今安康、汉中);东汉初,郡治迁入本地后仍称汉中,“地名漂移”延用至今。

  汉中因历史而闻名。1994年,国务院批准汉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有史记载的4000多年历史长河中,汉中或属楚、或属秦、或属魏、或属蜀;元代建省后,汉中一直隶属陕西。汉中土地上,设过国、设过州、设过郡、设过道、设过路、设过区。199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汉中市。在历次土地权属的争夺中,发生了无数征战厮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涌现出了众多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遗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印记。考古发现,市域内发掘出几十处旧、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迹,其中以南郑龙岗、西乡李家村文化遗迹最为典型,印证了汉中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穿越历史,我们仿佛看到:刘邦发配汉中时的满腹惆怅、到达汉中后的暗自窃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问鼎天下的雄才大略;萧何率众将士修筑五门堰的火热场面;韩信在拜将坛上降兵多多益善的踌躇满志;张良功成身退隐归山林、亦儒亦道的白衣秀士身影;我们还仿佛听到:张骞在丝绸之路上的冽冽西风;李固在朝堂上怒斥侫臣梁冀的义正严辞;张鲁“五斗米教”政权下人民安居乐业的田园牧歌;杨修多言“鸡肋”而断送满腹经纶的临终哀鸣……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上,褒河栈道展示了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石门十三品显示了书法艺术史上的举世无双;褒河激流留下了曹操即兴挥毫“衮雪”的珍贵墨迹;旧州铺遗存下刘备小心翼翼称王的青瓦土台;定军山诉说着老黄忠刀劈夏侯渊的精彩故事;古阳平关记录下诸葛亮“五出祁山”的疲惫身影;念佛岩回荡着法照“五会念佛”的袅袅佛音;仙人关、饶凤关、武休关辈辈人讲述着吴玠、吴璘兄弟三代人抗击金军80年的壮丽场景;汉江涟漪至今辉映着陆游吟哦爱国诗篇的流光倒影……明清以降,李自成、张献忠、蓝大顺、白莲教、太平军在汉中驰骋搏杀,给予封建王朝一次次沉重打击;民国时的汉中,中共陕南特委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压迫斗争;红25军、红29军、红四方面军在汉中与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重要的战略后方,为建党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追寻汉中历史名人的足迹,我们依稀听到历史的滚滚雷声。汉中历史群星灿烂,启迪后辈开创新篇。

  汉中因气候物产而盛名。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市域2.7万平方公里,385万人生长于斯。这里居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属亚热带与北温带过渡区。山川相间,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湿度有度,生态环境宜人。正可谓“气候居南北之适中,物产兼东西之共有”。汉中的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居全省第一,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全国闻名。高等植物3000余种,素被称为“天然药库”,其中天麻、杜仲、枣皮、西洋参全国驰名。农业主产大米、油菜,林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城固柑桔、西乡樱桃闻名遐迩;“汉中仙毫”茶叶荣获第31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著名小吃麻辣鸡、牛肉干、面皮、菜豆腐、罐罐茶等色香味形让人留连忘返。野生动物500多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最为珍稀。探明矿藏60多种,宁强、略阳、勉县“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洋县的钒钛磁铁矿、西乡的石膏矿、镇巴的煤碳、石油、天然气等开发价值巨大。汉江、嘉陵江流经市域,水资源总量达146亿立方米。汉江水质最为优良,成为“南水北调”供北京、供西安的首选水源。凡到过汉中的人往往感慨不已,无不称赞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处处皆风景,气候最宜人,物产惹人醉,难忘汉中情”。

  汉中,几经繁华,几经沧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苦难的汉中浴火重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任市委(地委)、市政府(行署)带领人民,励精图治,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新篇章,相继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

  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汉中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六大战略”优化发展路径,培育“六大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十大工程”厚植发展基础,建好“五大园区(村)”构筑发展平台,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品牌提升竞争魅力,使汉中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跃升。主要经济指标位于毗邻地区前列,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实现翻番。全面实现了生产总值(2015年1064亿元)、工业总产值(2015年11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1039亿元)、财政总收入(2015年100亿元)“四个一”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十一五”末的21.7:39.1:39.2调整为18:44:38,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18.9%、35.1%和28%。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陕西名牌产品累计分别达到6件、12件、61个。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09.9亿元,是“十一五”的3.8倍。汉中城固机场顺利通航,十天高速和宝汉高速汉中以南段建成投运,西成客专汉中段建设进度超过80%,实现了汉中环城高速的历史性突破,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水利、电力、天然气管网建设成效明显。中心城区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竣工投用,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城镇化率达46.64%、比“十一五”末提高9.56个百分点;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启动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抑尘、减煤、治源、控车、禁燃、增绿”多管齐下,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1.2%、100%,县城分别达89.1%、98.1%;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级天数位居全省第一;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分别稳定保持在国家Ⅱ、Ⅲ类标准。完成造林13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468平方公里。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84.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高考上线率实现“四连升”,5个县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6个县荣获省“双高双普”县。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张骞墓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成6个国家4A级景区。54.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135.3万群众饮水困难。汉江综合整治建成堤防主体157.7公里。陕南移民搬迁12.23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9.18万套,棚户区改造5.48万户,三类政策性住房覆盖全市总户数的20.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5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社保政策实现城乡全覆盖,人民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

  改革开放激发生机活力。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520项精简到221项,精简率57.5%。行政、财税、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镇村综合改革,以及商事制度、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等成效显著,走在全省前列;教育体制改革受到中、省肯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了“汉中模式”。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800亿元,年均增长25%。中航、中建、中交建、中水建、中电建、陕煤化、陕有色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和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类、产业类项目相继落户汉中,为全市发展注入了强劲持久动力。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既有大自然的恩赐,也赖先辈们的奠基;既靠党的政策指引,也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当然,我们深知自身发展还有很多缺点,横向比较差距很大。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十八大路线,深化市情认识,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找准国家政策和汉中市情的结合点,选好优势资源市场化开发的突破口,苦干实干巧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汉中篇!

  汉中,犹如滚滚东逝的汉江:从远古历经坎坷向我们走来,向未来九曲回肠奔向大海。汉中因汉江哺育而熣灿,汉江因汉中明珠而绚烂。

  汉中,历史和自然一体,科技与人文合壁。她既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又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女;既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又是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说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为过分,说她“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也算得体。但,大象无形,大美无垠。任何绞尽脑汁的解读都形相见拙,难免会有见仁见智、挂一漏万、盲人摸象之嫌。听景不如身临其境。倒不如请您走进汉中,用您的视觉、智慧和足迹去亲自领略她那——梦幻真容、无穷魅力和无限商机!
  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褒斜道及石门其摩崖石刻、武侯墓、张骞墓、蔡伦墓(祠)、龙岗寺遗址、李家村遗址、张良庙、开明寺塔、五门堰、灵岩寺摩崖、汉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筑群、青木川魏氏庄园、武侯祠、汉中东塔、洋县智果寺、良马寺觉皇、西乡何家湾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宁强羌人墓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有博物馆19座,免费开放博物馆4座(汉中市博物馆、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宁强县博物馆、镇巴县博物馆)。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1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家(青木川),省级旅游示范县1个(留坝县),省级旅游强县6个(汉台、南郑、勉县、留坝、城固、洋县);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佛坪、长青、朱鹮、留坝桑园、青木川、西乡米仓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4处(五龙洞、黎坪、天台、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3处(红寺湖、石门、南沙湖);国家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3家(武侯墓、华阳、张良庙-紫柏山),3A级旅游景区11家(古汉台、武候祠、南湖、石门、南沙湖、桔园、拜将坛、朱鹮生态园、午子山、蔡伦墓祠、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2A级旅游景区5家(灵岩寺、张骞纪念馆、天台国家森林公园、汉中民俗村、佛坪熊猫谷旅游区);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家(汉台区河东店镇、勉县武侯镇、洋县华阳镇、佛坪县长角坝镇、城固县桔园镇、洋县龙亭镇、南郑县黎坪镇、留坝县武关驿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家(勉县勉阳镇黄家沟村、勉县定军山镇诸葛村、西乡县城关镇莲花村、洋县洋州镇巩家槽村、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和商务快捷酒店309家、床位28000多张,其中中心城区118家、床位15660余张。

汉中市人民政府网 政府机关

汉中市人民政府网,由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汉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汉中市人民政府在互联网上信息发布和提供在线服务的平台,是安汉中市人民政府与公众联络和交流的窗口,是汉中市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要平台。本网站主要建设有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最新专栏、辅导功能五大模块,其中信息公开下面又包括汉中概况、新闻动态、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等项目,网上办事也有详细的划分,有针对个人的,也有针对企业的,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市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南的通道和辐射川陕甘鄂的主要物资、信息集散地之一。汉中景色秀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871.8,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改市。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

  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064.83亿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8.0%、44.0%和38.0%,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175.11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0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00亿元。公路总里程达到1887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840公里,高速公路513公里),民用车辆拥有量59.72万辆,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82天,优良率77.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境内汉江干流5个监控断面年均值符合水域功能区化标准。重点监控湖库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1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合格。

  汉中资源富集,其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军工企业五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有一定的位置,经济开发潜力较大。

  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居西部第二,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秦巴无闲草,有药用植物1300多种,居全国地(市)级第二。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野生动物有280多种,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42种。

  矿产资源富集。在汉中已发现的90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有35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568亿元。境内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钛、锌、磷、蛇纹岩、大理石、石膏、石棉等矿产储量分别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水能资源丰富。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大小支流5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3条,全市地表径流量217.6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1.7亿立方米,水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量87万千瓦,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旅游资源众多。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汉中就已设郡,迄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蔡伦墓、武侯墓、古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灵崖寺摩崖石刻等,是两汉、三国旅游热线,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自然景观有南湖、红寺湖、南沙河、天台山、午子山等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汉中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企事业单位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系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现有教职工340余名,在校生5000名,开设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城市建设行业相关的20余个专业。

学院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集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于一体,校园南部为教学区,布置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实验楼;西北部为生活区,布置餐饮中心、学生公寓;东北部为运动区,布置文体馆、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等。人行中央景观大道联通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区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

学院管理规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的根本任务,重视学生专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双重培养,强化学生发展意识,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日常学习和校园文化生活中,积极实施榜样引领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凝聚学生、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学院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工作,现有学生社团30余个,60%以上的学生加入其中,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展示、自我实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依托辽宁省建设厅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品牌优势,学院不断拓展和深化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办学模式。辽宁省建设厅张殿纯副厅长亲自担任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主任,厅业务处室领导参与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学院先后与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高等级公路建设总公司、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汉拿混凝土有限公司(韩资)、沈阳白云穗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港资)、北京盛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尊重、信任、平等、互助的“伙伴式”校企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立百余个教学实习基地,聘请80余位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行业指导和校企双向参与为成功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奠定坚实基础。

凭借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院坚持产教研结合,积极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所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拥有建材、智能建筑、室内环境、建筑结构4个实验室,均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面向社会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特别是国家一级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每年承担百余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任务;所属辽宁省房地产研究中心开展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指导专业建设,为省建设厅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培训处对外称“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全省建设行业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工作。

学院立足沈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努力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建设行业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溱湖 官网

溱湖旅游景区位于全国著名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系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溱潼会船、溱湖八鲜、湿地风景区、溱潼民俗多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四套《走遍中国》,七套《乡土》、《美丽中国乡村行》、《每日农经》等栏目。
景区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区内湿地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经过开发和利用,现已形成以溱湖为核心,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潼古镇、泰州华侨城、农业生态园四大景区为主体,融湿地观光、古镇旅游、温泉度假、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拓展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一年一度的水乡民间盛会——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节庆之一,荣获“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博览赛事类节庆金手指奖”、“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船会活动”称号,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按照“溱湖湿地、溱潼古镇、泰州华侨城、农业生态园”四位一体,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溱湖旅游景区全面实施“发展大旅游,建设小城市”的发展战略,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大手笔实施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一湖、一镇、一地、一城、一园”的旅游经济圈进一步完善提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官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是一所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为特色的省级骨干高职建设优秀院校,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所生态环保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

2004 年 4 月组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 1953 年的原林业部“东北森林工业实验学校”和 1985 年更名的“黑龙江省森工管理干部学院”。学院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虽几易其名,历尽沧桑,但是,学院始终坚持面向行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立德树人,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学生等各项管理,走以质取胜、特色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规范化、特色化和现代化的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 年我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1 年通过了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单位评审,并于 2014 年评为项目建设优秀院校。目前,学院已成为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园林类、环保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已为生态建设行业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干部 7 万余名,被誉为“绿色人才的摇篮”和“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坐落于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冰城夏都”的北方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总占地面积 23.5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1 万平方米。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260 余个,其中校内有苗木花卉、环境保护、中药制药、物流、汽车检车维修、酒店管理等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 39 个,语音室、微机室和各种现代化实验室 60 多个,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培训中心等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生态气息浓厚,人文关怀突出,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 452 人,其中专任教师 238 名。在专任教师中,其中正高 32 名,副高 85 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47.06%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教师) 104 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39.90% ;“双师型”教师 189 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60.90%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1 名,省级教学名师 3 名,省级教学新秀 2 名,省级教学能手 1 名,省级教学团队 2 个,省(部)级精品课 6 门。有在校生 5000 余名,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大的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生态工程系、环境保护系、生物技术系、工程技术系、经济贸易系、人文社会科学系、机电信息工程系、思政部、军体部等教学机构。学院开设园林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中药制药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学前教育、航空服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40 多个专业,形成以生态环保类专业为特色,以应用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补充的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其中园林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专业,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中药制药技术为省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林业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设计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创业看作是学院的生命线,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就业相结合,创新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对毕业生就业的组织、领导、管理和监控,建立院、系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实行毕业生就业创业目标化管理,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门路,建立就业网络和就业基地,与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浅深集团、昆山花桥开发区、浙江宝盛旅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世纪金源酒店集团、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千方百计地帮助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2013 届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88.16% ,在全省高校排名第九位; 2014 届我院毕业生通过审核的初次就业率为 93.93% 。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得到省教育厅学生处及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导的好评。

学院坚持“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从新生入学教育源头抓起,从培养学生日常习惯入手,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管理为重点,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风、院风建设为目的,构建“大学生工作”的体制机制,实施“三全”育人系统工程,创建“三型一化” (文化型、文明型、和谐型、标准化)学生公寓和“七型校园”(关爱型、节约型、平安型、文化型、文明型、生态型、和谐型),为广大学子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广大同学在大学生活中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2006 年以来 , 我院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我院多次获得全省高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特别贡献奖荣誉,成为全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十佳教师及优秀领导,全国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和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我院榜上有名,并且成为黑龙江省环境育人先进单位和省文明单位标兵。

进入 21 世纪,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中国、黑龙江建设生态环保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黑龙江森工全面停伐后产业转型发展及二期天保工程实施的难得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培养大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生态环保类特色人才为目的,全面深化学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院治理结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道德为重,技能为本”的校训和“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学院综合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创建省级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目标,有效实施“生态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质量保院”、“机制活院”五大战略,树品牌、上质量、创特色、保就业,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省内领先”的省级优秀骨干高职院校的基础上,为创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质量一流、特色突出、社会公认的生态环保类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而奋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学院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望,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加美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企事业单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所环保类国家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是生态环境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职院校,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被称为“中华环境卫士的摇篮”,是全国首批获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职业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100多项。

学院占地面积550多亩,建筑面积19.1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2.6亿元,环境保护仪器设备在湖南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最齐全、最先进。学院现有教职工571人,专、兼职教师400多人,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职称168人,“南京321科技型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同时还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研究员、大型企业应用人才组成的客座教授团队。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开设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29个专业,所开专业覆盖了环境保护行业主要职业岗位。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万余人。从1979年建校以来,学院毕业生人数达5万余人,如今湖南省各县市区的环保局的环保骨干大多是环保职院的毕业生,有全国各地环保行业领域环保干部人数5千余人,基层环保技术骨干、监测、执法人数1.5万余人。                                                                               

就业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产业发展都亟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据统计,每年需求相关从业人员在15万人以上。学院坚持“实践融于教学,技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大力培养环保人才。长株潭、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几百家大中型环保企业与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每年提供岗位6000多个,学院每年近3000名毕业生供不应求。为优先获得人才支持,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清环保集团、国家检测、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吉隆集团,比亚迪汽车、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与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学院已立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办学,开办“聚光班”“力合班”,新生入学即成为公司员工。学院毕业生以“能吃苦、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信誉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就业率连续三年都在95%以上。2014年、2016年、2018年,学院连续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人才培养

近三年来,有近1.1万名学生通过了43个工种的职业鉴定考试和8个项目的高新技术考试,职业技能取证率在90%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一等奖15个,省级一等奖6个,在全国水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连续三届获得团体一等奖。每年有200多名优秀学生经学院推荐,参加湖南省专升本考试,考入到吉首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继续深造,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每年有近800名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湖南师大、湖南农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自考本科文凭;学院还与美国托利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达到条件的可以继续到美国托利多大学学习,毕业后拿本科文凭。

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累计签订各类对外技术服务项目近500项,累计项目到款额3700多万元,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清洁生产审核、环保竣工验收、环境规划、环境应急预案项目到款额累计达到2970万元,环境检测项目到款额累计730多万元。这既是教师对外技术服务和实践的舞台,也是学生了解企业、开展就业创业的平台。学院先后主持编制国家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5项。承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保部、教育部等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800余万元。

行业培训

学院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境保护部干部培训基地”“湖南省环保干部培训中心”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环保人才培养研究基地”,每年开展全国各级各类培训50余期,培训环保保护干部和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年产值1000余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将一如既往,紧紧抓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生态环保铁军这条主线,持续增强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而努力奋斗,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企事业单位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地处“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市,毗邻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的唯一一所生态类高校,培养美丽事业建设者的摇篮;是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十大职业教育品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729亩,校外实习基地1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图书馆藏书67万册。建有林业3S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摄影测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分析检测、植物组织培养、茶叶加工及审评、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生物综合、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园林植物繁育、园林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花艺设计、艺术压花、生态规划与修复、古建筑设计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BIM实训、招投标仿真、项目管理仿真、室内设计、木材工艺、家具制作、精细木工、雕刻与产品设计、数媒设计、工艺美术、形体礼仪、器乐声乐、生态旅游、智慧旅游、餐饮服务、婚庆策划、数字传媒、茶事服务、财务云共享、智慧物流、新商科、京东双创孵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PLC可编程控制系统、虚拟工厂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建有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工程设计研究院、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新华三数字工匠示范学院、红帽学院、甲骨文软件学院等“产学研”融合的院所,以及林业调查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赛石园林古建大师、创美装饰设计、非遗传承、生态旅游、佳影传媒、婚庆策划等10余个工作室,并建有1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658人,其中专任教师508人,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77人,楚天技能名师16人,“双师”素质教师386人;教师中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94人,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名教师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3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近几年,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出版学术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500余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700余篇。

        学校现有生态环境学院、园林建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机电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中职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开设了林业技术、园艺技术、药品生物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茶艺与茶文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环境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古建筑工程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艺术设计、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木工智能装备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婚庆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现代物流管理等3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林业职业教育品牌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6个,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校)合作共建专业及实训室,与武汉林业集团、中铁五院、武汉华测、湖北九森、太子山林业、赛石园林集团、普邦园林、万千花境、京东集团、远洲集团、浙江横店影视集团、新华三集团、万华集团、芯慧联、中达电子、木德木作家居、武汉一家一欧标、上海博思等100多家大型企业深度合作,现共建有53个现代学徒制的订单班,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校内建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先后有60余家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近三年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普遍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非全日制专升本学历培养, 学生可同时获取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授予学士学位。近几年,学校每年还有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科技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进行全日制学习深造。

        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学校将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改革活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想,践行“心修自然,强技养德”的校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双高目标,深化三教改革,把握四项关键,强化五育并举,走行业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开门办学之策,把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谱写新时代学校工作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献礼。

北海市人民政府 官网

北海市政府网
北海市人民政府是北海市的行政管理机关。政府办公地址:北海市和平路东二巷2号。
北海简介编辑
北海,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邕北线高铁及南北高速公路把北海与广州、成都、重庆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海的饮用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空气的清新可谓全国之最,在全国名列前茅。北海拥有中国五个最美度假胜地之一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是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三海一门”(即珠海、北海、威海、厦门)其中之一。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1]
现任领导编辑
主要领导
市长:周家斌
常务副市长:林山青
副市长: 谢向阳 李广存 刘宏武 袁健晖 石昆 叶山 陈勋
秘书长:吴 绚
市长简历
周家斌,男,汉族,1964年9月生,山东鄄城人,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
现任广西北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1983.09—1988.08 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习
1988.08—1994.06 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副科长、局长工程助理
1994.06—2000.08 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副秘书长
2000.08—2001.02 北京波尔生物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1.02—2005.09 北京现代应用科学院院长
(其间:2002.08—2004.08挂任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
2005.09—2006.11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
兼秘书长,2006.01挂任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助理
2006.11—2007.09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
兼秘书长,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挂任期1年)、党组成员
(2005.03—2007.01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
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7.09—2008.0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合作开发部主任(正处长级),
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挂任期1年)、党组成员
(2005.09—2008.01 在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习,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07—2008.09 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2008.09—2009.12 广西南宁市副市长
2009.12—2011.08 广西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
2011.08-2011.09 广西北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代市长
2011.09— 广西北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2]
行政区划编辑
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个乡、2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342个村委会、84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人口166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60万人。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邮编
管辖
海城区
140
27.82

  
是北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包括大陆区和海岛两大部分,总面积140平方公里。管辖涠洲镇和高德、驿马、东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7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委会、45个社区居委会
银海区
475
15.09
536000
下辖4镇:福成镇、平阳镇、侨港镇、银滩镇,40个村委会、7个社区居委会
铁山港区
394
16.78
536017
下辖3镇:南康镇、营盘镇、兴港镇,38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
合浦县
2380
102.06
536100
下辖15乡镇:廉州镇、党江镇、沙岗镇、西场镇、乌家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曲樟乡、星岛湖乡,245个村委会、28个社区居委会
【自然资源】重要的资源有:
1、港口资源。北海港划分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西港区、铁山港东港区3个枢纽港区和海角港点、侨港港点、沙田港区、涠洲岛港区等小港点、小港区以及远景预留的大风江港区。规划港口岸线87.591公里,其中深水港口岸线72.29公里。截至2015年5月,全市正常营运的生产性码头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万吨级以下泊位29个,1000吨级以下泊位15个。
2、淡水资源。全市淡水资源总量118.8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达39.17亿立方米。
3、石油和天然气。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2256万吨,天然气储量350亿立方米。其中,位于涠洲岛西南海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含油气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预测油气资源量22.59亿吨。
4、海洋资源。北部湾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主要鱼类500多种,持续资源量73万吨,最佳可捕量45万吨/年,虾类230种,资源5206 吨,可捕量3905吨。产量较大的有鱿鱼、墨鱼、石斑、虾类等。盛产珍珠,是著名的南珠故乡。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钛铁矿、高岭土、石英砂等,其中铁钛矿储量达350万吨,已列入国家重点勘探项目。石英砂预测储量达3000万吨以上。
6、旅游资源。北海拥有“滨海、风光、人文、古迹”四大类旅游资源和“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珍、海底珊瑚、海洋动物、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以滨海自然风光和以南珠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兼备。目前,北海市拥有涠洲岛旅游区、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星岛湖旅游度假区、百年骑楼老街、“世外桃源”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等一批旅游景点景区。其中北海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是国家4A级王牌景区,海底世界、海洋之窗、涠洲岛鳄鱼山景区、嘉和•冠山海是国家4A级景点;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第二名,2013年荣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美丽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等美誉,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游客的广泛关注,现正在全面加快整体开发步伐,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企事业单位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浦东,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600088),在北京、江苏无锡、广东南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作为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中视传媒主营影视拍摄、电视节目制作与销售、影视拍摄基地开发和经营、影视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媒体广告代理等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步形成了“影视、旅游、广告”三大主营业务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多年来,公司创作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其中,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赵氏孤儿案》、《中国地》、《誓言无声》、《名校》,电影《梅里雪山》、《美丽的大脚》,纪录片《美丽中国》、《大国崛起》、《敦煌》、《抗战》等多部作品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鸡奖、金鹰奖、金星奖、金熊猫奖、艾美奖(美国)、金片盘奖(美国)、金雀奖(印度)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同时,公司承担中央电视台《回家吃饭》、《走近科学》、《越战越勇》、《等着我》、《地理中国》、《味·道》、《我爱发明》、《原来如此》等多档栏目的制作工作。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全套影视制作设备和专业的制作团队,支持影视制作全流程业务。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高清晰度电视制作领域的企业,成功配合中央电视台完成频道改版制作任务,并为中央电视台重大题材和报道任务提供了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

公司承包CCTV-10科教频道全频道广告资源,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服务理念,为国内外众多企业提供服务。


数据推荐覆盖全部各级相关内容,精准推荐所需全部数据!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