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区/县查找学院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江西警校大数据

江西警察学院源于1951年成立的江西省公安学校,历经江西政法学院、江西政法干部学校、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2-2013年与南昌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江西警察学院,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公安厅共同管理,以江西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1年11月公安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江西警察学院协议书,在学院建立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成为全国第一所部省共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2013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学院被省教育厅列入江西省“十三五”硕士授予权规划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厅批准我院与华东交通大学联合培养法律专业学位警务方向硕士研究生。2019年9月正式招收首届联合培养非全日制法律专业警务方向硕士研究生。

基本办学条件。学院校园占地1932.69亩(1288459.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0.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31.83万元。图书馆藏书82.72万册,电子图书近600万种。校内实验实训场所60个,校外实习基地35个。

学科与专业。学院设11个教学系部,经批准设置1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583人。现有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公安管理学、网络安全与执法、警务指挥与战术等9个公安专业,法学、信息安全、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4个普通专业,覆盖法学、工学、教育学、文学等学科门类。侦查学、治安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个学科被确定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2015年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被评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2019年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被评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42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2人,副高级职称104人,博硕士学位25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学名师8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聘请的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有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专家、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立法顾问、省政府立法项目论证专家。

教学质量工程。学院有《侦查措施与策略》、《公安实用法学概论》、《经济犯罪侦查》3门国家精品课程,省部级精品类、示范类课程33门。有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个,2013年经济犯罪侦查研究团队获批为第一批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

科学研究平台。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分别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被江西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15年6月,学院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建设经费2000万元。2012年开始与公安部经侦局合办《经济犯罪侦查研究》刊物。学院建有8个院级研究中心。2017年4月学院物证鉴定所获得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教学科研成果。2010-2019年,学院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4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7篇;获得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833项,其中省部级奖4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立项课题81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省部级359项;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208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公安部优秀培训教材1部,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12项研究成果得到公安部、江西省领导批示肯定。

合作办学。学院先后与湖南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开展教师、本科生互派、学分互认、考试等教学合作;与省内外公安机关、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学院先后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纽海文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英国林肯大学、伦敦警务学院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为师生拓宽了学习进修渠道。近年来,我院共计派出92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法国等国家进行短期培训、访学或进修。

人才培养。自1978年恢复学历教育以来,学院为省内外公安政法部门输送毕业生3万余人,其中与南昌大学联合培养本科毕业生1096人,升本后培养本科毕业生5950人。他们中涌现了以程永林为代表的全国公安系统一、二级英雄模范14人。为柬埔寨、坦桑尼亚、玻利维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培训高级教官和警务技术人员。培训省内外在职民警10万余人。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西省经管院大数据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教育系统一所成人本科院校,也是全省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阵地。至今已培养成人本科学生28届、成人专科学生33届、普通专科学生19届,2016年以来与江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市场营销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同时为江西培训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才现已成为我省党政干部和企业领导的重要力量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为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35年的办学发展,省经管院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的办学资源条件,积淀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好评。

学院现占地面积655.33亩,建筑面积21.02万平方米,教职工403人,馆藏纸质图书69.2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8个,校外实训基地142个。学院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综治先进单位、省公共机构节能优秀单位、省普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过几代经管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一座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业校园、生态校园已初步形成。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院上下正戮力同心朝着创建江西飞行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西经管干部学院大数据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教育系统一所成人本科院校,也是全省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阵地。至今已培养成人本科学生28届、成人专科学生33届、普通专科学生19届,2016年以来与江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市场营销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同时为江西培训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才现已成为我省党政干部和企业领导的重要力量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为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35年的办学发展,省经管院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的办学资源条件,积淀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好评。

学院现占地面积655.33亩,建筑面积21.02万平方米,教职工403人,馆藏纸质图书69.2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8个,校外实训基地142个。学院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综治先进单位、省公共机构节能优秀单位、省普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过几代经管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一座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业校园、生态校园已初步形成。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院上下正戮力同心朝着创建江西飞行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西科技师范大数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是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也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现有66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10个本科专业实现一本招生。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教育学)。“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83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08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705人;其中专任教师140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70余人次。

  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920万元,纸质图书271.27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47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共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校生规模2.6万余人,其中专科生1500人、本科生23293人、研究生1785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71项,2020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49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四年位于江西省前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度高涨,每年学生参与数都超过总学生数一半以上。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金7银14铜,两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在全省大赛中获11金19银16铜,连续5次获评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连年排名江西省高校前列。获评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98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16项;获批发明专利108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版、2020版)、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版、2020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职教论坛》“继续教育”栏目2020年分别荣获“江西省2020年度期刊优秀栏目”,华东地区“优秀栏目”,获得江西省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2018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职教基地   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截止2021年4月底,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109期,培训职教师资12298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目前,有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选派本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访学、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大学学习交流。学校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2016年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每年举办孔子学院优秀学生来我校夏令营学习与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阿富汗、摩洛哥、马达加斯加、加纳、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二十多个欧亚非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进修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个核心任务、两大趋势、三大建设、四大提升行动、五个更显色”的发展思路,即围绕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一核心任务,把握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两大趋势,推进学科水平上台阶、教师教育出特色、资源配置更优化三大建设,实施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强化团队、探索引领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人才培养更显师范本色、科学研究更显应用特色、社会服务更显教育担当角色、文化传承创新更显红色基因底色、对外交流合作更显双向开放成色。开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再作新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华东交大学理工大数据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2001年经江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5年,学校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目前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


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地处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随着2019年6月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学校目前形成两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3169.08亩。学校配备有大型电子阅览室、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以及物理、机械、汽车、检测、力学、建筑、电工、电子、通信、单片机、网络、3D打印、物流、摄影、演播等1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17.06万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122万余册,电子文献122万余册。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土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分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人文法学分院、艺术与体育分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学科部等七院一部。学校目前开设了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及管理学类专业有26个,占全部专业的70.27%,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并且在交通工程类专业形成一定特色。近四年,学校共有25个专业参与全省专业综合评价,有5个排名第一,9个排名第二,总体排名靠前。通信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3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控机床与编程》《中级财务会计学》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


教育教学: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学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达40%左右。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大唐移动、省建科院、江西中核测绘院、南昌铁路局、江西运通汽车、中铁二十四局等几十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进一步健全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依托铁路系统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的丰富企业资源(在赣企业6万多家,上规模企业1万多家,亿元企业1千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含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大型企业等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屡创新高,三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668项。


科研创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组建了“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教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探索,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三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立项一百多项,签订横向课题12项,发表SCI论文、CSSCI论文、EI论文、中文核心论文、出版教材专著等数量也有所增加。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市厅级科研成果,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二百多项。学校移动通信实验室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节能与结构实验室获批赣江新区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功能材料团队获批赣江新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截止目前,学校共有自有教师694名,外聘教师174名,折合专任教师总数781人,生师比为17.80:1。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0.73%;研究生学历占比48.53%;双师型教师占比10.5%。


开放办学: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已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组织学生赴海外研学交流,有近百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党建思政: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和使命,把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教育事业,切实以“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为核心,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领导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学院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党建成果。《独立学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学生党建中心》获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生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获江西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三等奖;获评江西省高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一个;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个。


社会声誉:学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开拓办学思路,办学水平已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省内独立学院第一方阵,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宗旨 ,秉承“自强 厚德 求实 创新”校训精神,恪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德育教育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抓手,聚焦“双转”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工商管理学院大数据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始建于1986年,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院风。学院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大一级学科为一体,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环境管理科学、管理系统工程、社会管理工程、科技与创新管理四个学科方向。拥有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00余人。设有江西省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省级科研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校级科研平台)、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8年被学校遴选为一流学科建设之“优势学科”,同时也是学校特批的“瑶湖学者”设岗学科和国家级领军人才重点引进学科。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7人(含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18人、博士25人(含8人在读);“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9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系统收录、CSSCI、CSCD等高水平期刊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5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厅级以上党政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近20项。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工作,形成严谨、活泼的良好氛围。市场营销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市场营销教学团队是江西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获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等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2门。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1300余平米,下设电子商务实验室,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旅游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创新与创业模拟实验室,旅行社管理模拟实训室等10个实验室,仪器设备约350台件,资产总价值540余万元,可充分满足学院各类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

近年来,学院学生获“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奖58项(含国家级奖14项),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荣获金奖。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全省16所参评高校中列第4位、物流管理专业在全省9所参评高校中列第3位。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广泛好评。

学院秉承“管智经世,厚德博学”的院训,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正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西师大教育学院大数据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教育系,创办于1940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罗廷光和邱椿等曾在此任教。全国院系调整后,撤系设教育学教研室,承担全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1980年恢复教育系,并于1981年招生。1996年撤系建立教育科学学院,2003年组建教育学院。2008年10月,心理学科从教育学院分出,同时成立新的教育学院。
       学院现设有教育学系、教育管理系、学前与特殊教育系等三个教研机构和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图书情报中心、象山机房等三个教辅机构,同时还负责管理学校的微格训练中心。挂靠机构有: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学和研究人员34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选2人,国家督学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2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人,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硕士专业学位评审专家1人,省政协常委1人,省教育学会副会长2人。
       自1980年恢复建系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60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4个,即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迄今培养本科生3000余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2012年我院牵头申报成功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该一级学科拥有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别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基础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成人教育学”。同时还有一个管理学科硕士点,即“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硕士点。各专业已授予硕士学位500余人。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2000年开始招生,已毕业300余人。
       成人教育(函授)从1987年开始,先后开设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等专业,已毕业的学员3000余人。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在内的多种教师培训任务,培训各类学员1万余人。
       在科研方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课题30余项,省级课题10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它重要期刊发表500余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0余部,其它出版社出版30余部;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和三等奖40余项。
       我们将不懈追求、潜心发展,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地方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