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科学院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大数据

 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布局调整的要求,围绕深圳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经过十五年发展,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八个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深圳龙华、平湖及上海嘉定)、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组成。2018年,深圳先进院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并于2019年在光明科学城破土动工;牵头建设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三大基础研究机构均已在2019年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深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依托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在粤科研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中科院深理工)。2019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同意将其纳入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中科院深理工正式进入筹建阶段。2020年11月20日,中科院深理工建设启动会顺利召开;光明滨海明珠校区作为大学过渡校区于2021年初投入使用。深圳先进院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建设机遇,在改革热土上孜孜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方位促进科教融合和创新发展。

  使命和愿景 Mission and Vision  

  建设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目标 Goals  

  “一个引领、两个接轨、三个一流、四个能力”  

  一个引领—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起骨干和引领作用,包括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人才教育、企业孵化等多方面的示范作用,成为新型国家研究机构的典范。 

  两个接轨—与国际学术水平接轨、与珠三角的产业接轨,是实现“一个引领”的前提条件,顶天才能立地。  

  三个一流—“人才一流、科研一流、管理一流”,是实现“两个接轨”的基础。  

  四个能力—“发挥学科交叉特色,形成集成创新新优势,建立经济预测机制,培养市场拓展能力。  

  深圳先进院积极贯彻中国科学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发挥中科院、深圳市、港中大三方共建优势,力争打造人才一流、科研一流、管理一流的新型研究机构。 

  深圳先进院的“一+三+N”  

  一个定位: 

  发挥在建设创新性国家过程中的“火车头”作用,成为国家和人民可信赖、可依靠的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医疗医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新型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三大突破: 

  突破一:高端医疗影像  

  突破二:低成本健康  

  突破三:医用机器人与功能康复技术  

  N个重点培育: 

  城市大数据计算  

  非人灵长类脑疾病动物模型  

  先进电子封装材料 

  肿瘤精准治疗技术 

  合成生物器件关键技术……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广州分院大数据

中科院广州分院于1956年筹建,1958年12月成立。1961年广州分院与武汉分院合并成立中南分院。1969年中南分院撤销。1978年5月恢复广州分院。 

  广州分院为中科院机关派出机构,联系中科院在广东的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湖南的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南的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此外,依托广州分院的非法人单元有4个:中科院广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科院广州技术转移中心。在深圳、东莞、江门、惠州等地,建成和在建、拟建有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等。 

  至2019年底,广州分院职工总数491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从事科技活动3526人,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570人、副高专业技术职称799人,具有博士学位2270人、硕士学位1225人。 

  广州分院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4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1个为合作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个为合作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1个为合作建设)、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建有中科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拥有海洋科学考察船4艘、各具特色的省部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3个。 

  广州分院拥有博士学位培养点39个,硕士学位培养点52个,专业硕士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截止2019年底,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研究生2907人、在读留学生121人。

  2006-2019年,广州分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2项,国家专利优秀奖9项。  

  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等30个地市政府或科技部门签订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协议。在佛山、广州、东莞、深圳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在粤东西北地区建立了8个技术转移中心。2009-2015年,中科院与广东省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中科院80多家科研机构与广东省2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务实合作,通过部署实施产业化项目累计为地方企业新增产值2600多亿元,新增利税320多亿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系列讲话精神,2018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2019年5月6日,中科院与广州市在北京签署了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协议。 

  在中科院党组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广州分院正与省市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中科院重大科研任务和成果落户大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广东社科院大数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决策研究为主导、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决策研究为主导、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根据省委编办相关文件核定,我院内设机构20个,直属机构2个;财政补助一类事业编制294名。目前,财政补助一类事业在编在职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1人(研究员48人、副研究员53人)。目前,郭跃文同志任党组书记,章扬定、赵细康、向晓梅、丁晋清同志任党组成员、副院长。
  广东社会科学院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筚路蓝缕、砥砺前行(1958-1980);春回大地、蓬勃发展(1980-1998);转型改制、勇于创新(1998-2012);矢志探索、再创辉煌(2012—现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58年9月28日正式成立,著名哲学家杜国庠任所长,经济学家孙孺任副所长。1962年1月,改名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8年机构撤销,研究工作中断。1972年恢复设置,更名为广东省理论研究室。1973年恢复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80年7月20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更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陈越平任院长,廖建祥任党组书记、副院长,王致远、赵冬垠任党组副书记兼副院长,何幼琦、卓炯、金应熙任党组成员、副院长,林仲任顾问。同年10月,陈枫任党组成员兼秘书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之初,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为此,我院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主动开展对经济特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以孙孺、王致远、曾牧野、许隆等为代表的一批研究人员致力于特区研究,出版了一批重要著作,对引导特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院改革发展和科研工作初见成效,建立了院长负责制和所长负责制,在国内理论界、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已的科研优势与特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院在科研方向上开始战略转型。
  第一次战略转型。1998年,我院在全国率先“转型改制”,明确以省委省政府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思想库”“智囊团”为己任,注重以“贴近实践、贴近决策、贴近社会”为特色的发展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理论创新和决策服务能力。
  第二次战略转型。2012年,我院开始探索从策略型智库向战略型智库转型,明确与大学、省委研究室、省发展研究中心的定位有所区别,旨在围绕国家和广东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和系统决策方案,努力构建具有学术影响力、決策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的新型高端智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及广东省委的相关部署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建设国家高端新型智库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资源整合方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全面加强规划引导和科研管理,加大正向激励与扶持力度,促进科研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后,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了理论创新及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是全国首批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之一,中心办公室设在我院。2018年,在权威机构的智库影响力排名中,我院在“地方社科院系统影响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议题最具有影响力智库排名中位列第一。

建院60多年来,我院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繁荣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长期发展,现拥有4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话语权的优长学科,炼就了杜国庠、卓炯、章沛、张磊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21190多项,出版著作1130余部,完成国家规划课题48项,省社科规划课题78项。有6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56项。进入新世纪以来,共完成院级以上课题约1600项,其中省领导交办课题650多项,370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并以多种形式被相关部门采用。张磊、梁桂全、王珺、李庆新同志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