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高职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西部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邮电通信类高职院校。六十多年来,学校秉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面向邮电,服务社会;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背靠行业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办学活力,探索形成了“邮电高职四川模式”。坚持“服务驱动”理念,探索形成了“政府举办、企业主管、行业支持、共建共享”的办学模式;采取“一元双轨“的内部运行管理模式,“职前高职学历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双轮驱动,以应用性项目研发为载体,实现师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自身造血能力的循环提升。经过持续努力,学校成为具有央企办学特色模式、服务数字经济特色专业、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特色品牌、军民融合特色学校”,为建成社会广泛赞誉、师生倍感自豪的高水平特色高职学院,最终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高职学院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环路内,紧邻成都东客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6000余人。2019年,学校成功入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被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4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目前,学校是全国邮电通信高职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示范(骨干)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四川省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火箭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

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立足邮电,围绕邮电通信与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设有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市场营销等23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四川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优秀专业2个,建有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

校企融合发展,实践环境优越。学校拥有与通信运营企业同步的实验实训环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900余万元,生均使用的仪器设备值超过1.6万元。建有“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平台、移动通信综合实训平台、电子信息综合实训平台、信息技术及应用综合实训平台、财经管理综合实训平台”5个综合实训平台,以及通信工程设计、号百商旅、数字媒体创意与设计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四川省移动通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VR/AR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物联网实训室、建筑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动力环境集中监控实训室、经济管理学院多专业实训室、车联网实训室等70余个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128个。

人才结构科学,师资力量强大。学校实施“三大工程”(“引智”工程、“提升”工程、“名师”工程)。建设高水平“三师”专业教学团队,即教师专兼结合、校企结合,教师不仅是教师、工程师,又是培训师。实施“引智”工程,建有四川省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4个,聘有“长江学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一批领军人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达85%,有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实施“提升”工程,建立校企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按照专兼结合、人才共享的原则,扩大外聘教师的数量,特别注重聘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实施“名师”工程,成立工作室,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专业校企“双带头人”制度,打造了两结合的“三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学生综合发展,就业质量高。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共性教育,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单位主要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通服等通信运营商及支撑服务企业,就业质量高。

培训优势突出,服务能力显著。学校设有国家批准的通信职业技能鉴定站(邮电188站),四川省安全监督管理科局授权的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权的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权的成都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四川学习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函授站等机构,面向邮电通信与信息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认证、学历提升等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与智力支撑服务。面向地方区域开展失保人员、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培训,服务民生工程,

国际交流广泛,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开展中美“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试点,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合作开展会计专业招生及人才培养。先后与美国常青藤技术社区学院东北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英国布鲁克赫斯特学院、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国际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访学。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江苏省首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

学校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2.0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444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221人、全日制留学生132人,教职工775人。设有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工匠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

学校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现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骨干专业7个、实训基地8个、精品课程9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性职教集团1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联盟)3个,并建有省品牌专业3个、省骨干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实训基地9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和培育基地2个,省教学名师3名,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学校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连续4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跻身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服务贡献50强。原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等先后来校视察,给学校以巨大鼓舞。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湖北经济管理大学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经济管理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美丽的南湖之滨、“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地段。办高等教育31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安聪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毕业生已逐步成为社会英才,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受到良好赞誉。被列为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全国高校排名第85位。2015年中国大学竞争力排名,入围中国专科院校100强,在全国1322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44名。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多人,经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我校毕业生连续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6%,就业率一直位居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设有10个教学单位(9院1部1中心),即艺术学院、财经学院、 电商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学院)、机电学院、建工学院、医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实践教学中心。开设有艺术设计、财经、制造、电子信息、土建、旅游管理、文化教育、生化药品、轻纺食品等九大类45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646名,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331人。学校拥有一支省级专业教学团队,一批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楚天技能名师,多次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和其他各类教学及科研成果奖。近三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在国内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捧杯夺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500余项。

学校拥有动漫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生物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四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有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数字化图书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标准化运动场等先进教学设施和学生文体活动场所。学校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和汽车电控等93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19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水晶石教育集团、吉利集团、苏宁云商、京东、百度、武汉九州通集团、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新西兰渲奇数字科技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办有“水晶石班”、“渲奇班”、“吉利班”、“嘉年华班”等32个订单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充分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设有湖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被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典型教育科研基地”,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并率先在湖北高校中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和2011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两次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连续四届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曾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毕业生就业规范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我校率先试行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承诺制”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30余家国家及地方媒体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学校践行“铸人铸魂、笃学笃行”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过程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内容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倡导“根雕式教育艺术”,相信“人人有才”,致力“人人成才”,因时因势,突出个性,发掘潜能,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并走向成功。学校将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作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长职、人文长职、创新长职”品牌高职院校。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12所院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双高计划”A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奖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单位”;全国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先进示范单位,中国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百强院校。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平安校园;是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绿化管理先进高校。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49年,位于闻名中外的教育之乡湖北省黄冈市,坐落在长江之滨、巴河之畔,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里树木苍翠、芳草怡人、鸟语花香,被省、市评为 “园林式校园”。

学习条件优越。师生学习生活智慧化,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生活服务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教学中心等平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校建有4门国家级、2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500余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80%以上课程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拥有7个大型数字图书库,数字图书资源丰富。校内外实习实训现代化,学校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6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黄冈大别山创业中心公共实训基地、1个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产教融合项目),校外实习基地500多个;校内实训中心10个、实训室214个,附属医院、驾校各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点5个,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专任教师802人,其中,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省、市教学名师5人,教授、副教授349人,“双师素质”教师654人;常年聘请楚天技能名师34人、外籍教师8人、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600余名。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5年,教师参加说课、信息化教学等比赛,21个团队荣获省级、13个团队荣获全国一、二等奖。

专业特色突出。学校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对接中国制造2025、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国家战略,优化专业建构,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了紧贴市场的普通全日制高职教育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涉及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学科门类。学校主持2个,参与2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了32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工作出彩。学校现设10院、2部、2中心14个教学单位,全面灵活地实行“双境培养、双师执教、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教学成效卓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独占鳌头。近年来,在湖北省举办的7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6次荣获总分第一名;700多人(次)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其中,一等奖近200人(次)。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学校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连续18届超过98%。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出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造性地将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区域名人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一主线四融合”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文化育人成效卓著,涌现出了“中国好人”余康颖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等文化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优秀奖1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特别奖1项;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

科研成果丰硕。学校教研科研氛围浓郁,近几年,获国家专利168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46项。承担教科研项目900多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326项,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3项。教职工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800多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4部、湖北省规划教材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0篇。学校自主研发的“春缈”等茶叶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金奖,“世界绿茶评比”金奖。学校教师参与研发的《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关键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社会服务优质。作为黄冈职教集团的领头羊,学校发挥人才技术优势,41名教师担任湖北省农业科技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建立6个应用技术研究团队、1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团队、10个社会服务基地团队,深入十县市,提供实用技术咨询、培训、研发、推广等服务;与百村共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实施科技扶贫开发,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与千企合作,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订单教育、员工培训和横向项目研究。近5年,学校累计培训社会人员20余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50多项,促进了数万户致富,带动了区域经济大发展。学校先后荣获黄冈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基地、湖北省阳光工程先进单位。《人民日报》称赞学校育人“接地气”,扶贫“有底气”。

忆往昔,70年砥砺奋进,一步一辉煌。展未来,学校将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秉持“崇德、强能、务实、创新”校训,弘扬“艰苦办学、勤俭建校、爱校如家、勇争一流”黄职精神,坚持“勤俭建校、质量立校、文化治校、机制活校、服务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成世界水平、国内一流、老区标杆的高职院校。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位于“中国乳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200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类高等职业学院,也是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归绥学堂,迄今已有百余年,其中职业教育办学也历经50多年,成为呼和浩特市及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摇篮。

学院自组建以来,依托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依托整合后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首府地缘、经济、政治优势,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实施“两次创业”战略,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使学院从做大到做精做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

学院设有15个教学机构、3个教学辅助机构: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铁道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等;另设高职高专研究所、图书馆、网络管理中心。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现有东(新)、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7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8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793.12万元。馆藏图书82.28万册。全日制普通高职类在校生13000人。各类在校生近两万人。学院有新建6万平米的综合实训楼。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13个,其中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引企入校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37家。

学院师资力量强,科研成果丰。有专任教师636人,高级职称22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11人、各类硕士255人,其中专任教师硕士22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433人,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422人,外籍专家8名。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11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完成国家专利1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2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02项,完成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实现技术转化6项。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围绕产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现有招生专业48个,重点建设专业12个:生物技术与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铁道电气自动化、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脑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37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教学超市”,实行学年学分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88.8%,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5.3%。2005年至2009年,学院连续五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先进单位”。

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强。设有“一所、一站、八基地”,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呼和浩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培训基地8个,可开展3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每年累计培训鉴定达1.2万余人次。2010年6月学院被确定为 “呼和浩特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办学对外开放。拥有招收、派送留学生,聘请外教、中外联合办学的资质。与白俄罗斯、新西兰、蒙古等国长期开展互派教师、留学生的交流活动。2007年与白俄罗斯8所国立大学、新西兰南方理工大学联合开办旅游酒店管理、信息技术等16个专业。

学院历获殊荣,倍受领导关怀。内蒙古自治区连辑副主席评价:“这个学院的发展,只能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指出:“学院环境好,师资队伍强,就业率高,全区职业院校要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欣然为学院题词:“百年老校逢盛世,千秋伟业铸辉煌”。

继往开来,学院将秉承“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励精图治,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谱写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新篇章。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5.14万平米。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以化工技术和建筑工程为特色,开设44个专业;有2个国家重点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

学校现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456人,正高30人、副高165人,博士10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等各类人才29人。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4700余人。拥有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各级培训基地,年培训量超1.5万人次。建有100多家包括德国朗盛、日本住友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学生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成立中德诺浩汽车学院,招收缅甸留学生。建有“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中乌焊接技术研究所”。学校还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等海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项目。

学校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实施“特色发展,打造品牌”战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等“三项改革”,全力围绕提升内涵建设的“六项任务”,努力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能力强、社会声誉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