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江苏省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其前身是1911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是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现有四个校区分别位于古城区、石湖风景区和古镇木渎,学院共占地50.2万平方米(753亩),建筑面积29.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专任教师300多人,其中近30%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4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博士学位。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设社科部、体育部、基础部、护理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口腔系、眼视光系和酒店管理系,承担江苏省卫生培训中心和江苏省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室的日常工作,是商务部指定的外派医护人员培训基地。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近20个专业。院内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实训功能完备。作为服务性实训基地的两个附属医院、一个涉外四星宾馆及一个义齿制作中心,分别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与对外服务。院外40余家稳定的三级甲等实习医院,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强化实践教学。首创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 “ICS”模式(Imitation模拟、Cooperation合作、 Service服务)和“3S”教育管理模式(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贴近社会Society),在相关医学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毕业生以态度好、适应快、能力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好。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荣誉

百年风雨,百年积淀。学院从2002年开始连续荣获江苏省卫生厅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先后获得江苏省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优秀、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纪委“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科协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文明食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年学府,薪火相传。苏卫人正秉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与时俱进、紧抓机遇、锐意改革,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条件优良、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农业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学院坐落于南京市东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句容市城区,占地面积3563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设有8个系59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3000多人,已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要求学院“要做全国农业职业院校的领头羊”。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9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50人,教授、研究员2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十大科技标兵1人,江苏省“333”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和培养对象5人、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5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2011年被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实验实训

学院拥有第一、第二实训基地核心区面积5635亩,同时还是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亲临视察后指示要把两大实训基地建成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科研基地、实践基地,农业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建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比赛基地,承担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艺术插花、小动物手术、农业机械维修、种子质量检测、手工制茶、农产品检测等所有比赛项目。

学院有117个实验室和实训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332余万元。图书馆藏书245万册,纸质中外文报刊杂志596种。

教学科研

学院拥有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茶业研究所、江苏省草业研究所、现代种业发展研究院、江苏食用菌研究所、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茶业科技创新团队入选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同时院内还建有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草坪草种质资源库、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国家级太湖猪(小梅山)基因库、马铃薯产业化基地等15个科研平台。“十一五”以来,承担973、863、948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2项,获得各类科技奖7项,其中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持有国家发明专利2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35个。

建成了3门国家级、7门省级精品课程,获省部级教改成果11项,其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创新》获得2011年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人才质量

学院“政校行企联动”的办学理念、“产学研创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达122项,其中职业技能比赛类获奖67项、创业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类获奖17项、文化体育类获奖38项。

在教育部、农业部主办的两届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院参加了7个比赛项目,其中6项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占全国农业高职院校第一名总数的3/4。

在以本科院校为主的全国林业院校大学生绿色创业大赛上我院6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是获奖最多的学校。

就业创业

现代农业是以高效、绿色、工厂化生产为特征的产业,毕业生因其就业岗位群是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类而跻身企业白领阶层。现代农业呼唤千千万万的农场主、牧场主,毕业生自主创业空间广阔。

我院2010、2011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71%,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高6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率为3.6%,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自主创业率高2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8%,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满意度高20个百分点。

学院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于2011年验收,获得高职院校唯一优秀等次。

升学渠道

学院积极开展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建立了完善的“专转本”、“专接本”、“海外本科直通车”和“专本分段培养”的升学体系。并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2013年,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定向招生,开设了“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定向培养班,被教育部、省主管部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2014年,又与省监狱管理局合作办学。

“专转本”即大三毕业学生参加教育厅“转本”考试,进入相应本科院校学习,由相应的本科院校发放本科文凭。2011年501人报名参加专转本考试,273人录取,录取率为55%。

“专接本”即大三开始接读本科,在校继续学习一年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教育厅按本科学历开具就业报到证。专接本当年毕业率高达70%。这种“接本”形式因时间短、通过率高、费用低、学历含金量高深受学生欢迎。我院2010级学生“接本”报名1105人,占本届学生总数的32%。

“海外本科直通车”即学生在我院学习三年,完成本专业所学课程并通过英语强化训练后达到规定要求,通过教育厅直接推荐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相关大学学习1.5年至2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海外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

“专本分段培养班”即“3+2”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我院学习,后两年到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学习,毕业时授予联办学校的本科学位。2012年,学院率先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办林业技术专业专本分段培养班,现已拓展到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三所本科院校。

校园环境

学院是江苏省园林式学校,校园文化浓郁独特。两大实训基地又名“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拥有农耕文化馆、都市农业馆、现代农业馆、百草园、百花园、百竹园、茶艺馆、垂钓中心等,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学院建有能承担国内顶级赛事的现代化体育馆,还有高尔夫球场、素质拓展基地和各类运动场馆。一年级新生入住的茶博园校区,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环境优雅,学生公寓网络覆盖、配备空调、生活设施齐全。

办学影响

学院2007年跻身于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行列,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固定比赛基地,201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50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之一的领军学校。2013年,学院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国家首个涉农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另有4门课程参与了国家畜牧兽医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农业部长孙政才,近三任省委书记、省长都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2008年以来学院分别携手中国林学会、中国草业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举办了“城乡林业统筹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草业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个高层论坛;2013年以90周年校庆活动为契机,承办了草业、种业、茶叶等高层研讨会,既扩大了我院办学影响也推动了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

近三年中,省内外有300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我院考察交流;《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200多篇次对学院进行了专题报道。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工程学院始创于1983年。学校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于市场,壮大于市场。从职业技术培训起步,1988年成立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1992年成立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 ,199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并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江西工程学院。32年来,学院创造了教育领域的“新余现象,江工效应”。

学院坐落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东靠上海,南接广东,西通长沙,北至武汉,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横贯全境,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城镇化水平、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日本环境省主办的绿色城镇化国际研讨会发布“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排名”,指标涵盖中国289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综合排名居前三位,新余环境排名居第15位。

新余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和“仙女下凡”神话的发源地,是人才辈出的圣地。300多年前,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新余潜心研究,完成了蜚声世界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今天,秉承科技传统,载物格物开物,江西工程学院是有志青年读书求学问、成就理想的好地方。

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形成“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育人格局,致力于工程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创新,把学院建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特色的多科性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本科院校。

大力创新培养模式,成立了创新学院,开设了创新工程师实验班、创业实验班、研究生预科班。依托名校资源优势,建设了“北京大学管理智慧课题组人才实践基地”。形成了国家学历教育和社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中职教育等多层次与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为初中、高中毕业生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

二、校园环境——演绎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206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产达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亿元。建有实验实训中心8个,可开设各类实验实训项目1054项。已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单位500余家,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机器人及智能加工实训室全省首屈一指。中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示范区——仙女湖科技园区处于江西职教园区核心地带,占地750亩,投资2亿元。其它体育、文娱、医疗、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呈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绿化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15%,构建了一幅“青山迢递,绿水逶迤”美丽的校园风光,与国家级旅游胜地——仙女湖遥相呼应,享有“江南高校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之美称。

三、教学科研——取得一批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名师治教。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00多名,专职教师765名,其中教授68名、副教授132名,博士、硕士、双师型教师376名,外籍教师3名,65%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基本实现了中年教师硕士化、青年教师本科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化。

学校成立了互联网+产业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创新方法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建筑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仙女湖科技园(已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学校取得了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自主研制的高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航拍无人机对学校进行全景式航拍,画面精美,场面震撼,在校内外引起巨大轰动。成功中标江西省移动公司营业大厅迎宾机器人项目。通过江西省科技厅及江西省教育厅认证,参加深圳高新技术交流会,参展项目“会跳舞的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科技含量高,给江西展台带来了巨大的人气。学校通过省工信委与教育厅的严格筛选,参展第四届中国智能博览会,展出了智能停车场等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智能产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展位之一。

近5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576项,学校生产力促进中心转化科研成果186项。35家公司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率先与全城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打造了学生创业新平台。自1998年起,13次蝉联江西省大学生大专组电子赛和电脑赛两项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大赛中屡屡摘金揽银抱铜。2005年以来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1个、二等奖93个、三等奖187个,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近5年参加各类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02个、二等奖469个、三等奖738个,不少比赛创造了与名牌大学同场竞技、同台领奖的优异成绩。

四、学科专业——为中国2025高端智能制造、“互联网+”培养人才并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学院目前设置41个专科专业,8个本科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5门。以电子技术专业为龙头,以工科类专业为强项,带动文、经、管、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了涵盖应用电子、通讯电子、机械电子、新能源电子、数字化电子、智能电子等在内的全新的大电子专业体系。

——这里有最具影响力、最具品牌效应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LED方向)、通信技术;

——这里有最热门、最走俏的专业: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方向)、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

——这里有最前沿、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计算机云技术、物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影视动画、动漫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等;

——这里有最实用、最具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五、办学特色——“六个合”、“五个一”的办学模式受到教育部专家好评

学校形成了以“六个一”、“五个合”为内核的“教研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六个一”即开设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产业,创办一所研究机构,举办一个企业实体,参加一项全国竞赛,创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五个合”即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与前沿契合,教学与科研汇合,学院与企业联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参赛结合。2014年12月,教育部专家莅临学校,对学校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办学成效——校友荣登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学院坚持个性化素质教育,强调承认个性差异,珍重个性特点,张扬个性优势,强化个性素质。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6余万名优秀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造就了数十几位亿万富翁及一大批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涌现了孙清焕、李国平、蓝国贤、卜发林、刘志勇、刘东华、杜芳圣、黄帅民8位产业巨头,其中孙清焕、李国平荣登2012江西创富榜,孙清焕荣登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孙清焕、刘东华、邹如飞、程广京、李潇、李国平、桂传寿7位优秀校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人数之多,规格之高,在同类院校中独占鳌头。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工作,促成了因人施教的升华,以人为本的到位,全面素质教育的创举,人人成才的奇迹,为学院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的美誉。

七、国际交流——全力推动跨国教育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才

学校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致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签订了2+1或3+1的联合办学协议,实施高中起点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本科攻读硕士、硕士攻读博士项目。有80多名学生获美国伊氏教育基金奖。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八、品牌效应——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高度认可与赞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应用型高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高校、全国十大品牌高校等称号。创办人杨名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江西十大杰出校长等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于2001年、2004年、2007年三次来校指导工作。2005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以《民校奇迹》为题,拍摄报道了学院办学事迹。2006年,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两次介绍学院办学情况。2005年,全国中职教育会议在学院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莅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各项事业进行了充分肯定。会议结束后,前来参观学习、指导的单位和领导络绎不绝,几年来共接待各类教育考察团体216个,4826人次。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强大的亲和力和突出的品牌效应,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院办学水平的高度认可。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近496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5%。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好、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强调“做学合一”,提倡“快乐学习”,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学院还获得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1项,省教学成果奖3项,获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立项2门,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2部,省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之星”称号7人次,省教改立项课题13项,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7项,省优秀毕设(论文)奖23项。获奖或立项建设数量居于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及基础部等7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方向,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布局,建成6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目前设置31个专业(方向),其中飞行技术专业是省内高职院校中唯一设置的专业。高职类飞行技术专业落户我院,不但对于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填补了省内高职教育的专业空白。

在特色专业和优质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9个实验实训中心共90多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首轮申报中,我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

办学以来,截至2014年8月31日,学院已培养20000余名毕业生,年内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2年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98.95%,2013年毕业生协议就业率97.79%,2014年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为96%,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截至目前为95%。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

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层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每届学生专转本升学率超过30%,专转本率连续十四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榜首。

目前,学院正根据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要求,谋篇布局“十三五”规划。我们将继续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办学特色和形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使学院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扬州市职业大学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建于1984年。目前扬州市职业大学是市属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名,有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495人,教授55人,副教授379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3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2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17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一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75%以上。

目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成人业余和开放教育在校生11,000多人。校园总占地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现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7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电子图书等资源140万种,各类期刊杂志2,000余种。现有22个教学单位,21个党政部门,5个教学辅助单位。学校开设机械制造、汽车、土建测绘、纺织服装、生化环境、电子通讯、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信息技术、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经济贸易、园艺、医学卫生、外语、艺术、人文、数学、体育等17个大类,71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学校还有与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高校合作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海外本科直通车办学项目,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的关系。学校毕业生连续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9%以上。

目前,我校有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项目4个,分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和护理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分别是光伏材料与LED照明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护理实训基地。学校有江苏省财政支持的的省级重点专业群6个,分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务专业群、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群、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和园艺园林类专业群,有江苏省财政支持的省级实训基地5个,分别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实训基地和护理实训基地。有28个项目获得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项目。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高等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多项金奖、银奖。2012年,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位居我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

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着力培育承担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能力,具备本科办学水平,实现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目标。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安徽省“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学校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改为现名。2000年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校。学校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验收。2012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下辖全资“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1个)。学校现有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超过80%。学校现有教授43名,副教授15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名师(大师)工作室5个。学校1名教师当选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当选全国模范教师。此外,学校7名教师当选省级教学名师,1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25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27名教师获得省级青年人才基金项目,3名教师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3名教师获得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17名教师获得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5名教师被评为芜湖市首席技师。学校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注重培养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双语教学能力,目前共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人,49名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积极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已聘请50余名外籍教师和口语辅导员来校工作。

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紧密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办学思路,围绕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学校主动融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全市各大开发区和经济园区,立足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众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与开发区同步建设、互动发展中,创新并推广了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学校与奇瑞汽车、海螺型材、金纬机械、京东商城、中兴通讯等近600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并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的联系,不断拓展“政企行校”合作新路,学校在创新“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新机制,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2015年学校获批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此外,学校还获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15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5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44项,省级规划教材8本,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9项,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广1项,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1个,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2个。在各类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80项;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45项、二等奖206项、三等奖275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主动适应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形势的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高职教育的排头兵,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因办学成就突出,入选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30强(位列第四),荣获“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在2017-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第19位(全省排名第一),入选全国2017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被授予“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及芜湖市“先进基层党校”、芜湖市“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芜湖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芜湖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学校生物工程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建党9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被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面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学校将站在历史征程的新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发展新机遇,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根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区域特点、芜湖风格的高水平大学,争创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特色高水平大学,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