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大数据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是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主,同时开展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多学科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65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包括研究员13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主,同时开展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多学科研究机构,是我国少数几个从事大型科学理论研究的研究所之一。建所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0余项,涌现出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研究所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拥有包括12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知名专家学者。

研究所设置有多个科研室(中心)以及计算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流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以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计算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物理、流体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军备控制科学技术。设有物理、数学和力学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数学和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流体力学九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激光物理 流体力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计算机应用 军备控制科学技术  研究所设置有:高技术研究室、计算物理实验室、原子与分子研究室、非线性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室以及技术开发公司、科研服务中心、技术保障中心等科研辅助部门。

在人才培育方面,研究所设有物理与数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物理学和数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基础数学九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所主办有全国性学术刊物《计算物理》、《计算数学通讯》;是中国原子分子数据研究联合体的主持单位;是全国性学术刊物《偏微分方程》、《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的主办单位之一;是全国计算物理学会、北京国际计算物理中心、中国物理学会咨询委员会和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物理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几十年来,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为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物理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组建高能所。历任所长张文裕、叶铭汉、方守贤、郑志鹏、陈和生、王贻芳。   

  建所以来,高能所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的粒子物理实验、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研发了许多高技术产品,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能所的战略定位是:国际领先的高能物理中心之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多学科研究基地。   

  高能所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及高层次研究骨干近百人,18人在国际科学组织和学术刊物中担任重要职务。谢家麟院士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高能所建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中科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纳米中心共建)、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射线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高能所下设实验物理中心、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理论物理室、计算中心、加速器中心、多学科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单位,并在广东东莞设有分部。高能所玉泉路园区占地460多亩。   

  高能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的骨干力量,拥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其中包括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正在规划、预研中的项目有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空间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未来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等。   

  高能所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开展重大科学和前沿高技术探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引领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包括: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2-5GeV能区强子反应截面(R值)测量;发现带电类粲偶素Zc(3900);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开展纳米安全性研究,发现含Gd金属富勒烯具有高效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首次提出新型纳米药物的设计;发现宇宙线的各向异性分布,得到宇宙线和银河系共转的证据;获得古化石样品内部高分辨结构,破解古生物进化问题等。高能所率先开展高能天体物理实验、高空科学气球平台建设,参与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重大专项,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为我国的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与空间探测作出卓越贡献。1978年至今,高能所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共21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绕月工程(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高能所向社会开放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慢正电子束流装置、试验束装置、工业CT等大型通用设施,为众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提供公共平台。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每年向用户提供2000小时专用实验机时,可支撑国内外的10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1000多名用户来进行500多个实验,有力支持了生命科学、材料化工、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解析SARS病毒主蛋白酶及抑制剂结构、测定高等植物捕光膜蛋白复合物结构、发现砷剂治疗白血病的机制等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成果。   

  高能所依托北京谱仪、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成功组织了大型国际合作,并与世界几十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国际粒子物理,包括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CMS实验,日本高能加速器机构(KEK)的BELLE 与 BELLEⅡ实验,德国的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的PANDA实验等。   

  高能所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先驱。1986年建成中国第一条国际计算机通讯线路,并向国外发出中国第一封Email,1988年成为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上的第一个节点,199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网站。目前,高能所是具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最大的研究机构,建有IPv4/IPv6双栈的万兆园区主干网络及双万兆网络出口,并建有到大亚湾、羊八井、东莞等工程园区的专用高速网络。近年来,高能所在高性能计算、高性能存储、网格计算、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建立的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是全球高能物理网格 WLCG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多个大型科研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科学计算服务。   

  高能所积极建设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平台,将先进加速器技术、核探测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先后研制成功包括医用加速管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加速管、用于辐射加工的大功率高频高压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电子帘加速器、加速器X射线源,小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Micro-PET)、核素与荧光双模小动物成像系统、小型PET/CT扫描仪、乳腺癌早期诊断扫描仪(PEM)、乳腺专用SPECT扫描仪、高性能工业CT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促进了我国工业辐照、精密检测、核医学成像设备等产业的发展。

  高能所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和第一位博士后均出自高能所。高能所现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6个理学博士(硕士)培养点,核技术及应用等2个工学博士(硕士)培养点,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等6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点;有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近600人、在站博士后近百人。   

  高能所是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会,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主办的刊物有Chinese Physics C、《现代物理知识》、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高能所图书馆馆舍面积2300平方米,纸版藏书14.5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827余种(馆藏总种数及现刊种数95),各类数据库100余个,数字资源总计15亿余条。   

  展望未来,高能所将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研究所战略定位,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朝着“国际一流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和大型综合性多学科研究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大气所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地球大气中和大气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过程的新规律;提供天气、气候和环境监测、预测和调控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造就本领域的一流人才;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大气所作为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国家队,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大气科学研究基地为目标,坚持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于大气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探索国际科学前沿,支撑气象、海洋、环保、农业、航空航天、水利、资源等领域的发展,积极为我国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系统模式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变化及其预测机理研究、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气候预测、中层大气过程与大气遥感研究、高影响天气的物理、动力及可预报性研究、全球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集成研究与有序适应。

  大气所现有在职职工515人。其中,科研人员约占80%,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国家人才计划若干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

  大气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硕士学位培养点以及农业资源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其中大气科学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荣获第一,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荣获A+。现有在学研究生539人,其中博士生327人、硕士生212人。设有大气和海洋科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09人。

  大气所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理论和模型重点实验室(筹);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低层大气探测部。此外,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

  大气所还设有分支机构淮南研究院,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及6个所级野外观测台站(香河站、兴隆站、通榆站、淮南站、敦煌站、羊八井站)等。目前研究所形成了以地球气候系统数值模拟平台、野外台站综合观测平台、专业大气探测实验技术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支撑体系。代表性的仪器设备包括:SGI F4200、曙光、惠普、浪潮等4套高性能计算集群、MST雷达、325米气象观测铁塔、风廓线雷达、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等。牵头研制成功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可实现对大气、海洋、陆面、植被、生态等地球过程的仿真研究,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落地北京怀柔科学城,正在建设当中。

  大气所共荣获各类成果奖1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奖140余项。叶笃正和曾庆存两位先生均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WMO奖),11人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人获得陈嘉庚奖,先后2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大气所保持与高校、科研院所、业务部门、国防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发挥研究所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推进学科进步和人才建设;与气象、环保、海洋、农业、航空航天、水利、资源、国防等业务部门开展科技合作,为我国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国防安全、工农业生产等提供科技支撑;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大气所致力于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著名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间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科学家获得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WMO奖,世界防灾减灾最高奖—联合国灾害防御奖、德国埃文·薛定谔奖、韩国环境部部长奖等国际奖项。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科学组织建设,目前共有43个国际组织任职,80个国际期刊任职。挂靠大气所的国际组织中国委员会主要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CNC-IUGG)、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CNC-IAMAS)、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WCRP)。

  大气所主办的刊物有:《大气科学》(中文版)、《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SCI收录)、《气候与环境研究》(中文版)、《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环境学委员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挂靠大气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地理资源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地理资源所的定位是: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持续提升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建设成为服务、引领和支撑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战略科技力量。   

  发展目标是:成为在我国陆地表层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核心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起引领作用的综合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思想库、人才库,成为国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建设领域的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   

  2019 年,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所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所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真抓实干,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任务争取、重大成果产出、高端智库建设、人才队伍和支撑能力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事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研究所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在国内资源环境研究机构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地理资源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3个台站组成(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所重点实验室),分别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所重点实验室、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禹城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综合试验站、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地理资源所设有1个理化分析中心和6个专业实验室构成的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拥有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禹城综合实验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3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禹城站、拉萨站、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建成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和水循环实验网络3个全国性观测研究网络,共同构成了研究所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数据共享平台,拥有2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以及1个院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建有6个院非法人单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拥有面积2200平方米、文献馆藏量93万件(册)的全国最大的地理资源专业研究型图书馆。   

  截至2019年底,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编职工658人。其中科研人员468人,科技支撑人员12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5人。 

  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4个二级学科)、生态学;设有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7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农业管理(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硕士)、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在读研究生906人(博士生612人、硕士生294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1人),在站博士后245人。 

  2019年,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课题1414项(包括新增项目/课题655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6项(新增4项),课题85项(新增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9项,基础科学中心任务2项,重点项目28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19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6项,联合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应急管理项目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0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6项、课题28项,院新疆特别专项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中国科学院STS项目2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研究项目15项(新增1项);承担经费在100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6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72项。 

  2019年,地理资源所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作为第五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地表水热关键参数热红外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地理点过程的模式提取理论、方法与应用” “黄土高原沟道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格局及其效应”获省部级一等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与气候效应监测模拟关键技术”获省部级二等奖。 

  2019年,地理资源所共发表论文2548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432篇,国内刊物978篇,EI、ISTP及其他国外刊物论文138篇。出版学术著作(地图集)40部,获得授权专利137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6项,完成各类规划4项。  

  2019年,新争取国际合作经费达到1233.1万元。与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莫桑比克、柬埔寨、乌克兰、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签署所级国际科技合作协议17项,新增与6个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构建。共举办了12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研讨会,以及2个海峡两岸三地会议,成功举办和参与4次国家级专业类国际培训班。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和世界数据系统-可再生资源与环境世界数据中心2个数据系统被认证为全球数据仓储中心。夏军院士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

        地理资源所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挂靠单位,全国科学院联盟地理资源分会理事长单位;设有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全球碳计划亚洲区域办公室和全球土地计划北京节点办公室、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等13个国际组织或科学计划的相关分支机构。主办的刊物有《地理学报》(中、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版)、《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生态旅游》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地质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有着近70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是1950年至1951年期间组建的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1年隶属国家地震局领导,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内从事非地震研究的部分重新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所是一个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作用为主的国家级研究所。在地震科学和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构造物理实验室,开展地球内部介质物理力学性质、断层力学与地震机理的实验研究,并逐步与地表构造变形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相互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地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重要基地。首创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定量研究技术,组织开展了全国活动断裂研究和城市活动断层探测,获得了活动断层空间展布、几何结构等定量参数,为地震区划、工程建设和地震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我国活动断层与地震成灾机理研究中发挥着带头作用。发现和论证我国存在具有喷发危险的活动火山,并率先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对活动火山开展研究,开辟了我国活动火山研究新领域。率先推进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我国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并积极探索激光雷达探测技术(LiDAR)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中国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图像,为大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资料。在深入分析中国大陆活动构造、深部结构、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假说,指导了强震机理研究和强震预测实践。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内在关联性和相互触发性,率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调查和分析我国历史自然灾害进行了,提出了综合减轻自然灾害的理念、思路和技术,开创了我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减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所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许多国家级重大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累积出版专著300多部,发表科学论文7500多篇,其中包括十余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系列期刊上的论文,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

目前研究所以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动力学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五个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一是以揭示强震发生地点和强度为主要目标的地震构造环境研究;二是以探索强震孕育过程和机理为主要目标的地震动力学研究;三是以发展地震预测新方法为主要目标的对地观测技术综合研究;四是以认识火山喷发机理和火山灾害预测为主要目标的活动火山研究;五是以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和地震应急理论为主要目标的地震成灾机理和地震灾害学研究。围绕上述研究方向,设置了8个研究室和实验室,建有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

1978年以来共有7位科学家分别当选中国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8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4位科学家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研究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具有“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所设有“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活动构造与火山”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科学探测系统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其中,构造物理和高温高压实验系统能够模拟从地表到上地幔深度范围内的破裂和流变过程,手段齐全的年代学实验系统可以用于从百年到亿年范围的各类地质体的年代测定,以宽频带地震台阵和电磁测深系统为主的地球物理探测系统能够观测从地表到上地幔的深部精细结构,各类高精度的空间对地观测和地表测绘系统能够观测不同空间尺度的细微变化信息,各种先进的地球化学和显微结构分析系统能够研究活动火山喷发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计算速度可达5万亿次/秒的并行计算系统能够满足海量数据的反演处理、地震动力学模拟和地震灾害仿真等的数值计算需求。

地质所拥有丰富的地质、地震及相关专业的图书和资料,编辑出版的《地震地质》是1979年创刊的学术期刊,2017年起改为双月刊,先后被国内外18个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自2013年起被EI检索收录。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半导体所大数据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所区);三个院级实验室(中心)—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68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500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海外高端人才2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3个工程硕士培养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2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以人为本、创新跨越、唯真求实、和谐发展”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实验研究和测试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