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中科院声学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学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岛的3个研究站,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14年以来,声学所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海洋创新院)依托单位,扎实推进建设工作,海洋创新院于2016年底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目前,声学所在北京设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单元;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东海研究站、在青岛建有北海研究站,在嘉兴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声学技术转移中心。

  声学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围绕未来5到10年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难题与系统集成瓶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取得创新性重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保持特色鲜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声学所打造成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国立专业研究机构。

  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9年12月11日,海洋创新院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声学所举行。会议听取了海洋创新院建设情况汇报,肯定了海洋创新院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会议指出海洋创新院带动了院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引领了国内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与会领导与代表围绕“十四五”重大突破与重点培育建议进行了研讨并对于海洋创新院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声学所拥有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职职工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2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7人。

  声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有物理学(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学科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560人,其中硕士生279人(含微电子学院学籍18人)、博士生281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3人,在所联合培养研究生21人。

  2019年,共有在研项目800余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院装备项目牵引下,成功搭建了高灵敏度动态光弹超声成像设备,研究成果填补了固体内部超声传播和散射声场精确定量观测的空白,灵敏度和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成功三维超声衍射信号成像装备平台,为开展超声精确检测与成像研究提供了试验手段。

  针对企业客服业务迅猛发展的需求,自主研发了智能语音能力平台和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帮助中移在线和中国电信建设智能客服语音能力平台,支持中移在线23个省上线智能语音分析应用,已在广发银行、宁波银行、苏宁电商、平安、河北高速等60余家客户上线智能客服系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九千万元。该系统显著改进了企业客服质量,大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和体验,降低了企业客服人力成本,助力了企业运营和市场营销,打造了全新的客服模式,显著提升了我国客服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在全国语音技术评测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在2019年第五届国际音频场景分类比赛获得第一名。

  2019年,共发表论文532篇,其中期刊论文278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54篇,SCI收录92篇,EI收录193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参与国际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申请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150项;通过PCT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专利授权231项,其中发明专利212项,国外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9项。

  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齐头并进促进成果产出并落地。2019年度与上海茂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宁波汇永昌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作成立了上海蓝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次以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方式授权8项智能语音技术领域软件著作权给上汽集团下属公司使用。同时,积极推动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组织工作,在所网开设专利转化专栏,向社会提供可转化专利技术。共签订各类技术合作、技术许可、技术服务等项目360余项。获“第九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先进团队”技术转移工作组织奖二等奖。

  2019年“智能语音能力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客服行业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基于微色谱的快速准确高灵敏气体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出访65批300余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和执行合作研究项目出访人次达到85%以上,涉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参加第178届美国声学学会年会、ICA 2019、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 国际会议、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第106次标准会议、国际海洋会议等。

  注重提升基础科研环境。2019年,科研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结构封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临海实验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声学所是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实验1”号科学考察船的法人单位,该科考船在2019年度完成了5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在航209天,安全航行2.5万余海里。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等学术机构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药物所大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8月,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所始终以寻找和研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新药物为重点,以天然产物为特色,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并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之路。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晶型、药物制剂、药物代谢、新药开发、安全评价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近年来着重依靠平台建设推重夯实自身实力,现建有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院校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同时拥有7家所属企业,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用生态循环。

药物所重视人才培养,现有职工500余名,其中三分之一具有高级职称,先后拥有五名两院院士,以及近百名国家各级专家及人才称号获得者。

药物所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已培养硕、博毕业生1800余名。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级重点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药学学科评估中名列榜首(A+),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建所六十年来,药物所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132项,其中以人工麝香、高三尖杉酯碱、联苯双酯、双环醇、丁苯酞、金水宝、艾瑞昔布、丹参多酚酸、桑枝总生物碱等为代表的原创新药22项。以药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30余项,其中国际及国家级奖项3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持有的有效专利1000余项,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400余项;共编写著作350余本。近年来,药物所加强基础研究,在cel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500余篇。

药物所主办学术期刊有《药学学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CCL,中国化学快报)、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JANPR,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APSB,药学学报英文刊),三本英文期刊均为SCI收录期刊。其中APSB是我国唯一被SCI收录的药学综合性期刊,首个影响因子6.014。《药学学报》是青蒿素诺贝尔奖获奖关键论文的发表期刊。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在国家持续推进“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平台建设中,药物所作为国家队肩挑重担,充分展现了新药创制的综合实力,以及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药物所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指引,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取健康福祉的初心,努力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本所。整合后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所战略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固体地球科学为主攻方向,建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新型国际化研究中心”。在全球性地球科学问题研究上取得原创性突破,发展地球科学理论;聚焦国家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研究所致力于科研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创新体制等方面的转变。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组织科研力量对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资源能源效应、克拉通破坏与巨量金属成矿、地球内部结构与过程、比较行星学等学科前沿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聚焦国家资源探测战略需求,围绕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和自主仪器装备研发展开集成攻关并取得关键突破。当前,研究所积极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努力成为深部资源勘探装备与开发前沿技术的引领者,成为资源新理论与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者和实践者,成为世界领先的深部资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成为高端地学人才培养者。

  研究所现有在岗人员73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7个。2009年获中组部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4年获科技部授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研究生675人(含留学生23人),博士后145人。

  研究所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五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技术平台现有技术支撑人员173人,建有地球物质成分与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地球内部结构探测、古环境数据分析、空间环境观测、数据处理与数值模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实验仪器研制与应用等八大实验系统,拥有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工程、行星科学等学科研究中最主要的仪器设备,具备对地球和行星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的能力。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研究所乃至国际上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国家级重要项目200余项。研究所秉持唯才是举、宽松公平的学术文化理念,促进优秀人才成长,注重创新思想培育,着力提升开展大科学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2000年(含)以来,以第一排名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03年刘东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研究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截至2019年底,发明专利授权567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件,国外专利授权42件。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物理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物理所坚持以“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目标,系统谋划和推进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除了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扎根中关村科研攻关外,物理所还积极参与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电子显微镜、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6个院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3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8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2019年,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北京部分,基本建设已完成95%,科研设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项目也获得重要进展。基本建设均已完成99%,科研仪器设备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与高能所共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项目,相关团队全力投入靶站谱仪的开放运行工作,完成了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的物理设计优化与整体工程设计,持续开展磁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截至2019年底,物理研究所共有职工825人。其中科技人员443人、科技支撑人员1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

  物理所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982人,其中硕士生325人、博士生657人(含留学生8人)。在站博士后155人。

  2019年,物理所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共承担在研项目675项(包括新增项目279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新增6项),主持973项目(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项(新增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项(新增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4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主持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2项(包括新增项目2项)。

  2019年,物理所深耕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折叠,为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纸”。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马约拉纳零能模近量子化的电导平台,给出了铁基超导中存在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关键性实验证据。采用材料基因工程理念开发了独特的高通量实验方法,实现了非晶合金的快速筛选,研制出高温高强块体非晶合金新材料,突破了现有非晶合金的使役温度极限。创建了一种高效且全自动的算法用于检测非磁性材料中的非平庸拓扑,不仅提高了探索新拓扑材料效率,也为高通量计算打下了基础。与合作者应用具有12个超导量子比特形成一维链结构的器件,实现了强关联量子行走的模拟。与合作者利用全联通的20超导量子比特器件,成功实现了20量子比特多组分薛定谔猫态制备。与合作者的冷冻电镜静态结构相结合,实现单分子动力学过程的精确测量,深度解析了染色质重塑因子调控DNA在核小体上滑移的分子机制。“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工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约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扑结构”工作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首次完成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行走实验”和“实现石墨烯纳米结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工作入选中科院2019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物理所多个研究团队及科研人员荣获2019年度各类奖项及荣誉。白海洋团队研究成果“动力学新模式的发现及在塑性非晶合金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获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物理所与人民大学、理论物理所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获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吴克辉团队研究成果“硅烯的发现与物性研究”获得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高鸿钧院士获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Award”;黄学杰研究员获 “新材料成果转化奖”;魏志义研究员获“中国激光杂志社成立十周年以来的‘高被引作者’称号”;物理所获第八届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先进团队“科研团队特等奖和工作组织一等奖”。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关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8年度,物理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的SCI收录论文数492篇,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9位。物理所近十年来(2009-2018)的国际论文截至2018年10月累计被引用篇数4410篇,被引用次数123125次,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4位。2019年度提交专利申请138项,获得授权专利78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6项。

  物理所现有控股、参股公司13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共11家,股权总市值约8亿。技术转移与成果辐射的省、市地区集中在北京、江苏。2019年,天科合达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约1.27亿元,公司实现销售额1.5亿元,利润总额约2500万元;天目湖储能院4月正式揭牌运营,服务企业包括CATL、中航锂电、威马汽车等,获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溧阳天目先导完成A轮1.21亿融资,完成15000m2厂区建设,建成年产800吨单品产线;北京卫蓝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荣获北京分院转移转化特等奖;中科海钠完成PreA融资3000万元,并推出全球首座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物理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19年在研国际合作项目37项,在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8项,创新国际团队1个。国际来访约为470人次(参加会议人员未完全统计在内),其中约200人次来所进行合作研究,占来访总人次的43%。全年科研人员及学生出国、赴港澳台地区参加国际会议、进行长短期合作研究及考察访问的人员总计达766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455人次,占出访量的59%,共有278人次应邀作了大会或分会报告。2019年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10次。通过物理所国际合作研究中心邀请37人次来访,建立海外人才和物理所科研人员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并为青年人才日后回所工作打下基础。2019年分别与亚美尼亚科学院物理应用问题研究所、波兰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的科技期刊有《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大数据

1978年6月邓小平副总理亲自批准成立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向国内外首批开放的研究所
1993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首批参加协联计划的优秀中心
1997年10月被中国科学院确立为首批基地型试点研究所
1998年8月,被列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十二个试点单位之一
2002年2月成立了依托于理论物理所的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
2004年11月被选为中科院四个国际现场评估研究院所之一
2004年12月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
2005年成立了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
2005年、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2006年成立首个亚洲的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
2011年成立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2016年成立彭桓武理论物理创新研究中心
2019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一、总体战略目标

      联合国内理论物理学工作者,把理论物理所办成从事理论物理最基本核心问题研究,不断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注重交叉学科理论发展的“基础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把理论物理研究所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国内同行认同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理论物理中心。

二、办所方针

      “开放、流动、竞争、联合”,面向国内外理论物理学界开放。保持一支高水平精干研究队伍,联合全国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在理论物理学的各主要研究方向上开展创造性前沿基础研究,加入国际竞争。

三、凝练的六个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所自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基地以来,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结构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方面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为目标,对学科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凝炼,形成了六个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到物质起源和基本组元,宇宙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和进化。

● 量子场论和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围绕标准模型中尚未解决的一些粒子物理基本问题: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CP破坏和费米子质量起源等;以及粒子物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色禁闭问题、格点规范理论、重味物理、中微子物理、强子结构和性质、超高能碰撞等,特别注意各种超对称理论和模型,大统一模型,两个或多个Higgs模型,味对称规范模型等。紧密与实验结合,以实验为基础,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理论和新模型及新的物理概念。运用和发展量子场论、群论、数学物理和计算物理等理论物理方法,开展与粒子物理前沿相联系的量子场论研究。此外,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粒子天体物理,粒子宇宙学以及粒子核物理。总的目标是深化人类对物质世界结构和基本规律的认识,发展相关理论物理方法,推动各相关学科发展等。

● 弦理论与宇观结构理论:量子场论和弦理论。研究内容包括有:1) 量子场论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如非微扰方法,特殊的场论如共形场论和拓扑场论的研究,场论的大范围几何性质,场论中的对偶关系等等;2) 作为所有力(包括量子引力)的自恰的统一理论的超弦理论的一般研究,研究超弦理论在QCD计算和RHIC物理等唯像领域中的可能应用; 3) 量子场论和弦理论的相关数学结构和问题的研究,如非对易几何和镜像对称等;4) 与凝聚态物理和其它物理已经方向有关的量子场论方法的应用研究等等。

● 引力理论与天体宇宙学研究:引力是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作为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宇宙学及天体物理中的应用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小到毫米,大到太阳系尺度上得到了严格的检验。但广义相对论在更小的尺度和更大的尺度上是否成立是一个基本问题。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依然存在;建立一个量子引力理论仍是理论物理的重大挑战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学已进入了精确时代,黄金时期。现在所有的观测都指向一个和谐模型:暴胀模型⊕热大爆炸模型⊕暗物质⊕暗能量。引力的全息性质,黑洞物理,量子引力理论,相对论天体物理,引力波理论,引力理论的精确检验,暴胀模型,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等是目前我们的主要研究课题。

● 凝聚态理论: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多体微观量子世界的基本特征,对其规律性的探索是凝聚态理论研究的核心。这方面的每一次突破,例如,能带论和超导的BCS理论的建立,都对人类认识量子多体物理本身和微观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成果交叉渗透到物理学的其他领域及数学、化学、材料、信息、计算机等许多学科。近年来,在陶瓷材料、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它低维固体材料中发现的大量反常物理现象召唤着新的电子论的诞生。对这些新的物理现象的研究是理论物理所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人员的一个中心任务,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Hall效应、高温超导电性、巨磁阻等强关联系统的物理机理、量子液体及量子临界现象。一些新奇量子系统,例如,在光格子中的冷原子系统,基于系统拓扑不变性的量子计算等。量子多体理论方法,特别是数值计算的方法的探索和应用。计算方法包括密度矩阵重整化群、量子蒙特-卡罗计算、从头计算等。在介观(甚至更小尺度)系统中,载流子、光子或中性原子的相干、关联、涨落、耗散和输运的研究。

● 非线性科学与理论生物物理兼生物信息学:该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理论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临界现象,液体统计物理,自旋玻璃理论及其在交叉科学中的应用。在近几年中主要的研究精力集中在如下四个课题:1)生物信息学,即将统计学中的和语言学中方法应用于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2)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统的统计物理学,包括单分子弹性力学和生物膜的弹性力学以及对生物网络性质的实验及理论研究。3)相变与临界现象理论,液体统计物理与玻璃态动力学。4)有限连通自旋玻璃系统理论及其在信息科学与优化问题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个体之间的简单基本的相互作用如何能够导致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量子物理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了量子观念在信息科学方面的核心作用, 并诞生了量子信息学。本方向着眼于量子信息的物理基础,研究工作立足于量子测量、量子开系统, 量子热力学和宏观量子现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超导量子比特),在量子信息物理实现和量子信息方案方面开展深入和系统的工作,并力争对未来量子器件、量子态操纵和纳米机械等潜在技术发展提出新概念和新思想。我们在强调理论研究同时,密切联系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实验,进一步发展处理强场中的原子分子和人工结构运动的理论方法(如半经典理论和量子混沌)。我们的研究还涉及到量子力学结构相关的数学物理问题。

四、现有规模

      理论物理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5人(含2名外籍),离退休人员42人,博士后27人(含6名外籍),研究生151人(含4名留学生)。在职人员中有科研人员37人,其中研究员28人、副研究员9人。所内设有两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引力和宇宙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研究室从事非平衡统计物理、凝聚态理论、非线性科学、计算物理、理论生物物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理论物理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已授予博士学位370余名、硕士学位120余名。每年在学博士生约70名、硕士生约50名。1984年在我国率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站博士后约30名。2005年、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五、学术保障组织

      学术委员会:理论物理所自1980年成立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学术指导,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与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对研究所发展战略的咨询作用,是研究所发展的战略研究组织之一,为所长作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了解本所科研现状,结合国内外发展动向和我国国情,对理论物理各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国际顾问委员会:2005年理论物理所成立了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主席,多位国际一流科学家为委员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到理论所召开会议,从研究人员科研和教学,研究所评价和评估方式,研究所的结构模式和科研发展方向等方面对理论所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结合国际一流研究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模式以及我所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发挥理论所在国际上的作用。  

六、学术交流情况

      经开放所学术委员会或常委会批准,每年有来自全国近四十所高校和十几个科研院所的客座100多人与所内研究人员进行联合研究。每年举办20多次午餐讨论会,举办极具特色的前沿科学论坛和交叉学科论坛及各个研究领域的专题学术报告100次以上。在国际合作方面每年会举办若干次国际会议,曾与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和晨兴中心一起主办超弦国际会议,参会外宾达350人;曾多次与美国SanFe研究所举办复杂系统暑期学校。在高级来访方面,理论所曾多次接待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来访,2006年还两次接待美国务卿科技顾问的来访。这些活动带动了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同时也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为研究所的发展乃至全国理论物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获奖情况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奖励7项,院(省部级)奖励14项。此外,还有2人获得"两弹一星"国家功勋奖,4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1人成就奖,3人进步奖)国际ISI经典引文奖以及其他多项个人奖。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青藏高原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是中科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在历届班子的领导下,青藏高原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立足青藏、深耕高原,以“引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的建所理念,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进入了国际第一方阵。

  青藏高原所实行北京部、拉萨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运行模式,还在加德满都、伊朗、塔吉克斯坦建有海外科学中心。截止2020年10月,研究所现有职工337人、研究生340人。拥有国际维加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含双聘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各类人才占研究人员的20%。研究所融合形成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高寒生态与人类适应和三极观测与大数据4个研究中心,下设10大研究团队;建设有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和高寒生态3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在青藏高原部署了7个野外观测台站(中心),分别是纳木错多圈层、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藏东南高山环境、阿里荒漠环境、慕士塔格西风带、那曲生态环境等综合观测研究站和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研究所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相关院校、研究所、业务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多种合作模式,也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简称ANSO)秘书处的挂靠单位。

  青藏高原所设有自然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生态学4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读研究生中留学生65人。设有地理学和地质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69人。研究所正在牵头推进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中科院“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与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并积极推进“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基金等项目。近五年来,研究所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的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1500多篇,2019年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

  2014年,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成立的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并于201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以卓越中心为核心力量承担了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技任务,凝聚形成了包括9位院士、34名杰青、13名优青、23名国家/科学院人才计划的杰出人才、专注于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的精锐研究队伍,初步建成地球科学研究国际一流机构。2017年,由研究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展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二次青藏科考发来贺信并作出重要指示,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9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研究所致力于推动“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和第二次青藏科考融合发展,推动建设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建设“泛第三极环境”综合探测平台,拓展研究所发展空间,推动重大成果产出。

  青藏高原所秉持和发扬老一辈科研人员的“青藏科学精神”,紧密围绕研究所“一三五”目标任务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开创“十四五”工作新局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争取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引领青藏高原和第三极研究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